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学生版).docx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学生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 机密 启用前 姓名 准考证号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风向卷(二)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统治者在把商代的“人神之礼”改造为周代的“人际之礼”的过程中,引入了“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了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据此推断( ) A.周礼强调社会规范 B.周朝“天命”至高无上 C.“德治”始于周朝 D.儒家思想精华源于周礼 2.汉武帝封禅泰山,“泰山刻石文”铭曰:“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这说明汉武帝( ) A.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 B.追求汉朝“大一统”的目标 C.施政理念体现儒家民本思想 D.较早具备了中华民族的意识 3.“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下列对这一说法解读准确的是( ) A.加强道德修养方可接近天理 B.天理与人欲根本对立 C.探究万事万物以明道德之善 D.三纲五常乃立德之本 4.明代以前,士大夫们积累财富的方式通常是买地;明代以后很多士大夫开始经商,用钱来投资或者做生意。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繁荣推动社会观念变革 D.“工商皆本”观成为主流 5.《清史稿》记述清代选举,说是:“世祖统一区夏,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次年,又“颁科场条例”,一循明代“旧例”,着意于明示其君权承接的是与明同样的文化,实质上反映出( ) A.清朝借科举笼络汉人 B.满汉文化具有同一性 C.权力与文化相互依傍 D.科举取士巩固大一统 6.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领袖和主体是何人,历来众说纷纭。下表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 ) 史料来源 关于领袖是何人 关于主体是何人 广东省文史馆(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农民韦绍光 当地农民和打石、丝织工人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收录的清军主帅奕山奏折 义勇头人职员邓彰贤、薛比高 曾获清军火药资助的“义勇” 广州越华书院主持人梁廷枏《夷氛闻记》 当地举人何玉成 乡绅领导的“社学”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收录的参加抗英斗争的水勇头目林福祥记录 林福祥本人 林家水勇 A. 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 B.官方史料更具有权威性 C.亲历者的回忆录接近史实 D.任何史料都是主观产物 7.针对反对者“电线杆有碍风水”的观点,在讨论接线入京师问题时,李鸿章指出,“遍立电杆,既易损伤,且骇观听”,主张“改设地线”。李鸿章建议铺设地线,可推断( ) A.开展洋务的阻力较大 B.“中体西用”有其局限性 C.洋务派科学意识较强 D.民用工业引进西方技术 8.孙中山于1894年1月在《上李鸿章书》中写道: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治国之大本……只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进行社会变革 B.引进近代科技 C.建立民主共和 D.发展农工商业 9.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锻炼身体,建设祖国!》。该画( ) A.反映了抗美援朝期间人们积极锻炼身体报效祖国 B.鼓励人们锻炼身体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们的生产建设热情 D.宣传了体育锻炼为三大改造的革命事业服务的宗旨 10.下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由此可见 年份 报考人数(万) 高校录取人数(万) 录取比例 年份 报考人数(万) 高校录取人数(万) 录取比例 1977年 570 27.3 4.80% 1980年 333 28 8.41% 1978年 610 40.2 6.60% 1981年 259 28 10.81% 1979年 468.5 28.4 6.06% 1982年 187 32 17.11% A.“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B.高等教育逐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 C.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11.罗马法规定:对企图自立为王者

文档评论(0)

考研数学辅导,写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可承接策划案,推广方案指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