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幼小衔接讲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幼小衔接讲座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好: 晚上好~ 受古城街道中心校领导蔡春雪老师和中心幼儿园园长的委托,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幼小衔接的话题。首先,我得做个自我介绍:本人,教龄21年,也就是说当了21年的小学老师,并且当了十五年的妈妈。我想这双重身份就是我今天坐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存在问题: 1(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达到盈利的目的,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3(还有现在的小学入学不允许考试,但并不是说一点“考试”也没有。小学入学报名登记后,很多小学都会安排老师跟孩子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不少家长称之为“面试”。所谓的面试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并没有多少“考”的成分。学校之所以安排这样的交流,一是为了掌握学生整体水平,二是为科学分班做准备。即使这样,目前的小学面试已经让不少家长提前打起“准备仗”。 “请找出错误的地方: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苹果长在地上,西瓜长在树上,”“请你从20数到18。”“用爸爸、妈妈、我和外婆4个词说一句话。”“你能不能找出长方形、圆柱体、正方形,”“早上,小明攒着新鞋子去上学。走到半路,遇到一个大水坑,旁边有只有两个砖头。小明借着这两块砖头走过了大水坑,鞋子一点也没脏,你行吗 ,来试一试。” 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生活常识类、表达能力类、语言模仿类。“我们绝不考超过幼儿园孩子认识水平的内容,比如加减乘除、认字,这些都不会在交流中出现。 ?? 但是,很多家长不理解,对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热情不减,真是“爱你没商量.”殊不知后患无穷: 1(乱教拼音,孩子发音错了很难改 2(只教加减,会数数却不懂数字含义。家长最喜欢炫耀‘我的孩子会多少以内加减法’, 事实上这种机械的计算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孩子并不理解加减的数学意义。幼儿园在数学的训练上,并不会像‘幼小衔接班’一样单纯教孩子加减,那种‘从1数到20’、‘2+3=5’的算术其实是一种‘畅数’的记忆学习,对训练思维没有意义。而幼儿园在做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比如数字是从哪里来的、数字游 3(提前学,一年级“回锅饭”不好吃 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多大意义。吃过“回锅饭”的孩子可能在小学一年级进校后门门都是100分、99分,而且比其他孩子学得更轻松,但很容易养成一种学习不上心的习惯。等到小学三年级差距持平后,孩子可能反而后劲更大。 4(提早握笔,姿势错误,很难纠正。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字都写不好,影响视力。 二、如何衔接: (一)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和“学”非但不是敌人,反而是一对最好的朋友,教育小孩首先要做到玩与学相结合。“孩子既然能玩奥特曼,为什么不能玩记忆,玩思维呢,归根到底,一切都源于教育方法。真正的早教就是使孩子把学当成玩,寓玩于乐,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知识。”盲目地玩乐,只会白白浪费掉黄金期。但如果家长过于注重学,不给孩子玩乐时间,则是对儿童天性的一种抹杀。春天到了,家长可以带孩子踏青游玩,同时告诉孩子很多知识:对见到的植物的成长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可以在玩的同时教给孩子。 再举例:陈和兴教女儿读街上的招牌,会读了,换一条街。 再举例:去超市里买东西,让孩子付钱,用了多少,找回多少。买了四包榨菜,每包五角,一共多少钱,玩学相结合,可以让孩子更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