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护计算.xls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拱 小净距 洞门墙 明洞回填 地震 单洞 隧道名称: 一、设计参数取值 隧道支护 隧道围岩压力 1、隧道基本参数 V IV III 单洞松散压力 隧道内轮郭线半径r1(m) 围岩级别 深埋(h2>Hp) 浅埋(h2≤Hp) 隧道起拱线高度h1(m) 无偏压 有偏压 隧道二衬厚度d1(m) 垂直压力q(kN/m2) 水平压力e(kN/m2) 外侧垂直压力q(kN/m2) 内侧垂直压力q(kN/m2) 外水平压力e(kN/m2) 内水平压力e(kN/m2) 隧道喷射砼厚度d2(m) 预留变形量e(m) 隧道开挖线半径r2=r1+d1+d2+e(m) 隧道开挖宽度B=2*r2(m) 隧道开挖高度H=h1+r2(m) 2、围岩基本参数 围岩级别(1-6) 隧道最小埋深h2min(m) 隧道最大埋深h2max(m) 初始应力pomin(Mpa) 初始应力pomax(Mpa) 宽度影响系数ω 开挖宽度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i 荷载等效高度hq(m) 深埋、浅埋分界厚度Hp(m) 浅埋、深埋判定 粘聚力c(Mpa) 内摩擦角φ(o) 计算摩擦角φc(o) 深埋单洞侧压力系数λ1 顶板土柱两侧破裂面摩擦角θ(o) 产生最大推力时的破碎角β1(o) tanβ=tanφc+√(((tan^2φc+1)*tanφc)/(tanφc-tanθ)) 侧压力系数λ2=(tanβ-tanφc)/(tanβ(1+tanβ(tanφc-tanθ)+tanφctanθ)) 泊松比μ1 变形模量E(Gpa) 弹性抗力系数k(Mpa/m) 围岩重度γ1(KN/m3) 原地面坡度m(tanα)(有无偏压) 内(高)侧埋深h3(m)=h2+B/2m 外(低)侧埋深h4(m)=h2-B/2m 地面坡坡角α(o) 内(高)侧产生最大推力时的破碎角β2(o) 外(低)侧产生最大推力时的破碎角β3(o) tanβ2=tanφc+√(((tan^2φc+1)*(tanφc-tanα))/(tanφc-tanθ)) tanβ3=tanφc+√(((tan^2φc+1)*(tanφc+tanα))/(tanφc-tanθ)) 内(高)侧压力系数λ3=1/(tanβ2-tanα)*(tanβ2-tanφc)/(1+tanβ2(tanφc-tanθ)+tanφctanθ) 外(低)侧压力系数λ4=1/(tanβ3-tanα)*(tanβ3-tanφc)/(1+tanβ3(tanφc-tanθ)+tanφctanθ) 3、锚杆基本参数 锚杆直径φ(mm) 单根锚杆横截面面积As(mm2) 锚杆的设计长度L(m) 锚杆内端半径rc(m )=r2+L*0.9 锚杆纵向间距a(m) 锚杆横向间距b(m) 锚杆单元面积(m2) 弹性模量Ea(Gpa) 抗拉强度σp(Mpa) 4、喷射砼基本参数(C25) C25 轴心抗压强度(Mpa) 弯曲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体积密度γ2(KN/m3) 5、二衬砼基本参数(C30) C30 受压弹性模量(Gpa) 剪切弹性模量(Gpa) 体积密度γ3(KN/m3) 泊松比μ2 衬砌自重地震惯性力E 上覆土柱地震惯性力F 地震时侧向土压力增量Δe 1、衬砌自重地震惯性力E 抗震设防类别 B 水平压力q(kN/m2) 垂直压力e(kN/m2) 地震作用重现期 E1 抗震重要性系数Ci 平均剪切波速Vse(m/s) 场地覆盖土层厚度t(m) 工程场地类别 设计水平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h(g) 场地调整系数Cs 水平向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A 围岩重度γ1(KN/m3) 拱顶覆土厚度h1(m) 隧道开挖高度h2(m) 衬砌重度γ2(KN/m3) 二衬厚度d1(m) 隧道衬砌计算点的质量mis(KPa) 设计竖向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v(g) 竖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Kv 2、上覆土柱地震惯性力F 重力加速度g 围岩计算摩擦角ψg(°) 隧道开挖宽度B(m) 车道数 覆土柱最大计算高度Hv(m) 上覆土柱高度hi(m) 上覆土柱宽度Bi(m) 内(高)侧地震侧压力系数λ1 外(低)侧地震侧压力系数λ2 土柱两侧摩擦角θ0(°) 内(高)侧产生推力的破裂角β1(°) 外(低)侧产生推力的破裂角β2(°) 地面坡度角α(°) 内(高)侧埋深h3(m)=hi+B/2m 外(低)侧埋深h4(m)=hi-B/2m 地震角θ(°) ψ1=ψg-θ ψ2=ψg+θ θ1=θ0-θ θ

文档评论(0)

c1232578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