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docx

渔家傲·秋思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课 题 《渔家傲·秋思》 章节 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2课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品析意象与典故,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析意象与典故,感悟词人复杂的情感及形象魅力。 教学难点 通过品赏异景、解读异情、点评异人,了解边塞异域风光和边塞生活,体会词人的政治理想与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导入 诵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平长仄短和重音。 知人论世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背景介绍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品析诗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燕南飞,传说是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 上片写景,开头两句中“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季节,用“风景异”描写自己对南北秋景的不同而感到惊异。表现了塞下一到秋天,那萧瑟荒凉的景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嶂:直立四平正的山峰千丈,层峦叠嶂的意思。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座城门紧闭,这一句中,“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是词人所见之景。边声、号角声是词人所闻之声,所见所闻相互连接,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下片抒情,这两句以浊酒一杯抒怀,词人在漫长的日子里守卫边塞,思乡之情难免凝重,可是战争无果,还乡便无从谈起,于是浓重的乡愁也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施。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夫,出征的士兵。 远方传来轻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将士们还不能入睡,无论将军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泪满衣襟。最后以“将军白发征夫泪”收束全词,道出了戍边人既希望战争取得胜利,又难免思乡怀亲的复杂情感。 本课小结 这首词典型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那么这首词要表达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文档评论(0)

白云自海上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