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

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整理版).docx

  1. 1、本文档共1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C 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解析(整理版) 一、选择题 教师釆用减少课后作业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种 教学强化方式是()。 奖励 惩罚 负强化 正强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强化有两种,一种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这是正强化;一种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这是 负强化。这两种强化方法都是为了增加儿童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根 据强化的概念,本题应该选C。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组合律 强度律 活动律 差异律 解析:在进行知识直观时,常用的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 律、组合律。其中,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如通过多媒体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的走动和手势是运用了活动 律。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能指责,要给予 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正确答案:A 解析:进行创造性个性塑造的具体做法表现在:保护好奇心;解除个 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 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进 行否定和批评,很可能打击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信心,使学生 产生害怕答错问题的心理,进而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故的做法是 为了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我国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 义务教育。 1984 年 1986 年 1988 年 1990 年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 上保证了受教育者的权利。 根据个体遵守纪律心理的五阶段模型,6?9岁儿童处于()。 民主平等阶段 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强化阶段 强制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强制阶段(0岁?6 岁)、强化阶段(6岁?9岁)、遵从集体阶段(9岁?16岁)、服从法 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一一(),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 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 《开皇令》 《法典》 《法经》 《法言?学行》 正确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法经》是我国第 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因此,正确答案是C。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C 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 他律 自律 内省 慎独 正确答案:B 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 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 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 下列不属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的一项是()。 收集 整理 查看 保管 正确答案:C 解析: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 阶段性 解析: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 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也认为,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的阶段向前发展的。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不能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陵节而施,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 键的作用。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D 解析:道德认识、道徳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 四个基本要素。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行为是人 内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外祇论者--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 影响、学校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 理学家()o 杜威 马斯洛 斯滕伯格 华生 正确答案:D 解析:外铢论(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 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铢论 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 幼儿期、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这体现了个体 发展的()。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 连续性 正确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 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即 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 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所述符合不平衡性的第一 个方

文档评论(0)

思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