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辨证的实质与实施青岛.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证相应 方证相应具有鲜明的内涵: 首先是方为证立,《伤寒论》原文398条,随证出方者约260条。 其次是证以方名,方证是以方为名的证。 三是方随证转,方证相应的原则要求方药必须随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加减,实现方证动态的相应。《伤寒论》明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经方的方证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方证发展的历程 单方方证 复方方证 六经统摄,方证相应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方证相应---方证相应思想发展的源流 神农时代:产生方证相应的思想; 仲景时期: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 唐代孙思邈首次提出了“方证”一词,“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 宋代朱肱将“方证”简称为“药证; 明清以来,方证相应为越来越多的医家研究与赞同: 喻嘉言指出“有是病即是有是药,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 柯琴“以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方证相应理论。 徐大椿将113方进一步归类于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12类,各类方证中,先出主方,随以论中用此方之证列于方后,以方类证,证从方治。 日本江户时期古方派医家吉益东洞力倡“方证相对”。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六类方证 ①用于发热、恶寒、身疼、脉浮等症的方证类,如桂枝汤方证、庥黄汤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表,病性属热实阳,称为表阳证(太阳病); ②用于发热、汗出、口渴、大便难、脉数等症的方证类,如白虎汤方证、大承气汤方证等,这些方证病位在里,病性属热实阳,称为里阳证(阳明病); ③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等症的方证类,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方证等,这些方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热实阳,称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④用于恶寒、无热、脉微细、但欲寐等症的方证类,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证类,这些方证病位在表,病性属寒虚阴,称为表阴证(少阴病); ⑤用于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等症的方证类,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里,病性属寒虚阴,称为里虚寒阴证(太阴病); ⑥用于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四肢厥冷等症的方证类,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方证,这些方证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寒虚阴,称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与后世方书相比在于示人以规矩 经方的方证给人以规矩,是学好经方的关键,但绝非全部,还必须认识到,没有六经八纲的理论指导为前提,就不能真正的把握好方证。中医有许多方书,记载了数以万计的方剂及其适应证,但都比不上《伤寒杂病论》影响广泛、深远,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像《伤寒杂病论》那样完整的、富有科学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经方医学是如何诊治疾病的 (精神实质与方法体系)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经方辨证施治的实质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论辨证施治实质 * 《百年百名(经方传灯)<再版>》2013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论辨证施治实质 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论辨证施治实质 治什么样的病?(解决对象) 具体什么样的方法?(方式方法) 为什么会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 *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论辨证施治实质—具体什么样的方法? 不论什么病,于患病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施治的准则!)。 三阳 三阴 表 阳 证 太阳病 半表半里阳 证 少阳病 里 阳 证 阳明病 里 阴 证 太阴病 半表半里阴 证 厥阴病 表 阴 证 少阴病 表 里 人体病位及八纲分类示意图 半表半里 *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论辨证施治实质—治什么样的病? 不论什么病,于患病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辨证的纲领!)。 三阳 三阴 表 阳 证 太阳病 半表半里阳 证 少阳病 里 阳 证 阳明病 里 阴 证 太阴病 半表半里阴 证 厥阴病 表 阴 证 少阴病 表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