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试题(附答案).pdf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试题(附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根据提示填空:(5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万方多难起登临。(杜甫《》)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 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现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 趣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 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的表达 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有删节) (1)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 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几近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 ..... 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 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2)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行家 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 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3)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 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得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 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 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乏善可 陈甚至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4)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 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 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5)“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 1 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下,大量“精致的平 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6)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 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 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 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的工业化语言,其本质是为了顺应整个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 从业者必须听话,配合流水线生产规则,主动阉割掉才情与灵气,不能有任何反抗标准化的冲动。 (7)过度重视论文,造就了一个空前无趣的时代。在电子传媒逐步取代纸质媒体的今天,各种学术期刊 还在逆市飘红,大量根本没发行量的学术期刊还活得异常滋润,中国学术界每年还要向SCI (核心期刊)“进 贡”几十亿论文版面费。学者们一方面忙着计算各种投入与收益,另

文档评论(0)

叮当的泉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