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名师作文命题公开课.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江名师作文命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我在”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我在,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一个人给一个人壮胆,是一群人为一群人拼命。我在,你在,我们在。你有我们在,我们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作文审题的第一步是概括材料的中心大意,审出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材料本身的情感倾向、写作要求等。本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我在”,材料强调每一个个体的“我”的担当和责任,以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的强大力量。据此,最佳立意就是从“我在”的个体责任写起,上升到每一个“我”汇集成一个整体,写出我、我们、你、你们之间彼此相融的关系,乃至形成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立意角度切合材料,而且能形成逐层深入的行文思路,比较容易写出深度。 次佳立意是由个体的“我在”上升到群体的合力效应。这个立意角度也有一定的层次感,但是容易落入俗套,写成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就不容易出现亮点。因此,行文中要把重心放在对“我在”和“我们在”的思考。 一般立意则是围绕“我在”行文,由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我在场”“我存在”,思考个体都要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个立意角度一般,只涉及材料的部分内容,缺少深度思考。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在内的40多家顶级美术馆、博物馆推出2000余项主题丰富的“云展览”,访问量突破50亿次。民众的参与热情,让我们看到文物、绘画、文字、音乐等多种形式的美育正日渐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一方面,某些家长和学生对“美育”的认知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将“艺术特长加分”作为“美育”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在某些学校,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美育课”未能开齐、开足,处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高考在即,树人中学就高三后期是否应该继续开设艺术课,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个人见闻、经历,以一名本校高三学子的名义,给校长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审题指导 一、现实意义 贴近学生 该作文题所探讨的“美育”话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当我们开始以足够的关注度聚焦“美育”话题,以审美眼光打量身边的人和事,恰恰是社会生活水平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新周刊》杂志在2020年总结出中国人审美匮乏症的十大征候: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作文材料中提及的大众对艺术、文化之美的参与热情,则体现了时代和民众对合理、系统“美育”的强烈呼唤。 另一方面,在最应该接受系统、科学“美育”的学生群体中,“美育”却一直处在被边缘化、功利化的尴尬境地。“美育”课在“非常时期”让位于文化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情境作文 对象意识 2019年和2020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在文体设计上,越来越注重交际语境写作,营造一种以真实身份、真实主题和真实目的要素构成的任务语境,强调还原真实生活情境的写作。 本次作文要求以高三学生的名义,给本校校长写一封信。从写信目的看,具有“劝说”的作用。劝说,要有对象意识。以学生身份劝说校长,要始终以真诚、真切的情感贯穿于全文,语气亲切,有交流姿态。 三、最佳立意与次佳立意 最佳立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应当从“美育”本身的重要性、重视“美育”的社会现实性等角度展开说理、论述,更要紧扣“高三后期”这一具体情境,层层推进,以理服人。如果支持在高三后期继续开设艺术课,可以重点挖掘艺术课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生活趣味、积极心态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美育”帮助高三学子调整心态的作用,并对“美育”的功利化现象稍作抨击。如果反对,可以抓住“美育”非功利化的特点,指出它需要长期的熏陶、积累,而不一定非在分秒必争的高三后期。 次佳立意:能紧扣“高三后期是否开设艺术课”这一具体情境,辩证分析利弊,并能适当提及“美育”的深远影响和作用。 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命的顺序。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些生命却没能经历四季走完全程,比如“扶贫英雄”黄文秀、李军、杨松峰、卢昌范,比如“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还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为挽救他人生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医生和护士。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审题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能够启示写作者去深入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怎么活着?为谁活着? 一、从生命角度立意,适用论题:①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社会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风的故事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