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9108035856(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提高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提高阅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导入: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特别是悲剧性质的爱情更让我们铭记,例如古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现有钱钟书和杨绛,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悲剧爱情的力量,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在你面前。我们怎么体会这样悲剧的价值,我们前面学习了《氓》,今天我们来经历另外一个女子的爱情悲剧经历。 二,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字,被称为 “古今第一首长诗”。 “汉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文学史上地位 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乐府”概念的流变 ◆汉: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 →音乐性诗体(能配乐演唱的诗歌) ◆唐(新乐府运动):政治讽喻诗 ◆宋元以后:词、曲 新知讲解 诗前小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为……所:被动句。 遣: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弃回娘家。 逼:逼迫。 伤:哀悼。 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小序的作用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序中的“遣”、“逼”两字,集中地表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围绕“遣”、“逼”两字展开故事情节。 通过序文了解故事的梗概 1、时间:汉末建安中; 2、地点:庐江; 3、人物:焦仲卿、刘氏、仲卿母 4、起因: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5、经过:自誓不嫁、其家逼之 6、结果:投水、自缢 7、写作缘由:时人伤之 梳理课文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引子 第一部分:兰芝自诉(2节) ——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3~12节) ——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节)——进一步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结局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节) ——尾声 文本解读 刘兰芝 她是一个美丽、聪明、善良、能干、重感情,忠于爱情的青年女子。 同时她又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 外柔内刚 焦仲卿 和刘兰芝一样也是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为了保全与刘兰芝的爱情,他做了很大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的一切希望时,他以悲壮的自杀对封建制度进行控诉和反抗。 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 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她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1.认为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三从四德) 2.认为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认为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门第观念) 4.认为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寡母恋子) 中心思想 本诗写的是封建社会的婚姻悲剧。作者通过这个惨痛的悲剧,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对这一对青年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予以热情的赞美 诗的浪漫主义结尾,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满自由的婚姻生活的追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人物语言个性化 同中有异:刘兰芝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兄富有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1.序曲的象征性。依恋情调和凄楚气氛,与刘、焦生死离别的情节相吻合,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2.尾声的理想化色彩。加强震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