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pdf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第1页 名著导读:《朝花⼣拾》知识点梳理 《朝花⼣拾》知识点梳理 ⼀、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字豫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伟⼤的⽂学家、思想家和⾰命家。 2. 《朝花⼣拾》是⼀部回忆性散⽂集,写于1926年,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 3.在《朝花⼣拾》的10篇⽂章中,有7 篇是回忆童年的, 3 篇是忆⼈散⽂。包括《狗.猫.⿏》,《阿长与〈⼭海 经〉》,《⼆⼗四孝图》,《五猖会》,《⽆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亲的病》,《琐记》,《藤野先 ⽣》,《范爱农》10篇散⽂。 4.作者在《朝花⼣拾》中全⽤第⼀⼈称叙事。 5.鲁迅⼩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 《朝花⼣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7.下⾯这副挽联是国际友⼈斯诺悼念鲁迅先⽣⽽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领呐喊;先⽣已经作古,痛忆旧⾬,⽂坛从此感彷徨。 8.作者在⽂中⽤“甚于洪⽔猛兽,⾮常⼴⼤,也⾮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个⿇胡,凡有孩⼦都死在他肚⼦⾥。”,表 达了鲁迅先⽣对“妨害⽩话者”的愤怒之情。 9.作者有⼒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章是《⼆⼗四孝图》。 10. 《⼆⼗四孝图》是⼀本讲中国古代⼆⼗四个孝⼦故事的书,主要⽬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11.鲁迅从⾃⼰⼩时阅读《⼆⼗四孝图》的感受⼊⼿,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莱娱亲和郭巨埋⼉两个故事时候引起的强烈 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了中国⼉童可怜的精神世界。 12.鲁迅先⽣说起他的⼉时⽣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章有《⽆常》和《五猖会》。 13.五猖会是⼀个迎神赛会,鲁迅在《五猖会》中重点叙述⾃⼰⼼情的变化,暗含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14. 《五猖会》中,⽗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15.“他同情冤魂、惩办恶⼈,既有同情⼼⼜主持公道,既可爱⼜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常。 16.鲁迅在《⽆常》⼀⽂中,通过对⽆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君⼦”之流。 17.在《⽆常》中,鲁迅提到了“⼤戏” 和“ ⽬连戏”,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戏。 1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喜欢看活⽆常。 19.“⽆常”这个“⿁⽽⼈,理⽽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活两部分。其中提到⼉时的玩伴是闰⼟。⽂章抨击了当时的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第1页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活两部分。其中提到⼉时的玩伴是闰⼟。⽂章抨击了当时的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第2页 封建教育制度。 21. 《⽗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位“名医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的讽刺,在⽂章中他⽐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 病⼈的不同态度,提⽰了所谓医道和孝道的不合⼈性、不尊重⽣命的荒谬本质。 22.陈莲河给鲁迅的⽗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对蟋蟀。 23.在《琐记》⼀⽂中鲁迅先⽣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4.鲁迅⾸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5.“好。那么,⾛罢!”⽽去“寻别⼀类⼈们去”⼀语出⾃鲁迅的《琐记》。 2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类⼈们去”⽽选择了⽆须学费的南京江南⽔师学堂。 27.鲁迅在《琐记》⼀⽂中,⽤了“乌烟瘴⽓”⼀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28.鲁迅在《琐记》这篇⽂章⾥主要回忆了⾃⼰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在⽂章开头先写了衍太太,这是⼀个虚伪 的散布流⾔的⼥⼈。 29.鲁迅在南京先进⼊江南⽔师学堂,后来进⼊矿路学堂,看到了对他影响很⼤的《天演论》。 30.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本书是《天演论》。 31. 《藤野先⽣》记叙了作者在⽇本留学时的学习⽣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相识、相处、分别的⼏个⽚段,并说明了在 仙台医专时弃医从⽂这⼀重要的⼈⽣转折。 32.鲁迅弃医从⽂的原因是拯救国民的精神。 33.鲁迅寓居的东墙上,⼀直挂着他的⽼师藤野先⽣的照⽚。 34.范爱农是鲁迅在⽇本留学时认识的⼀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 35.“这是⼀个⾼⼤⾝材,长头发,眼球⽩多⿊少的⼈,看⼈总像在渺视”。这段⽂字描写的是:范爱农 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本横滨。 36.有⼀位正直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