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百分练.docx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阅读百分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九上诗词百分练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考点解析】: 刘禹锡这首七律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诗的第一层,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诗的第四层,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 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等被贬。诗的颔联,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 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 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 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百分试题】 一、按要求填空。(1-2题每空1分,共20分)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 》。诗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洛阳人,有“ ”之称。此诗中作者的情感复杂多变,从 到悲痛怅惘,再到 ,情感真挚,沉郁中见豪放。 2.默写诗中空缺的句子。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 3.理解文意。(10分)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2分,共20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 2.诗中蕴哲理,表现作者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的句子是: , 。 3.诗中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且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是: , 。 4.诗中哪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 。 5.“连宋大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