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pdf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 课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三单元 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正比例 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 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 量在图像中找出或者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 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 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 蒙教育。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 册P32-3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 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导入新课。 1、找找比比: (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 来。) 3:5 8:30 0.4:0.2 .8:0.9 5/8:1/4 7.5:3 2:8 9:27 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判断过程。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比例的有关知识。 二、认识比例,探索规律。 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 3:5 = 8 :30学生尝试起名。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 比例的内项。 3:5 = 8 :30 内项 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 外项吗? 出示: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教学例4 (1)理解题意,信息搜索: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2)、学生写不同比例: 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 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 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3)、学生探索规律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写比例,验证规律: 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任意写一 个比例并验证。 (5)、师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 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思考分数形式的比例3/6=2/4,通过连线使学生明确: 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 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 4、练习:“试一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1.8 和 0.5:0.25”。让学生自己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 提问:2.6:1.8和0.5:0.25 能组成比例吗?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做“练一练” 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 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 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 断比较简便。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文档评论(0)

p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各位下载,保存收藏

认证主体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