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框架 1.以“苦难与新生”的人文主题为核心,选编6篇课文。所选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立足点在于文学上的“红色”创作,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其中,《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包身工》三篇文章,以纪念性散文和报告文学的方式再现了苦难。段祺瑞执政府血腥镇压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爱国民众,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秘密杀害了“左联”五烈士。夏衍的《包身工》以纪实手法记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字里行间饱含对包身工的深切同情,揭露批判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野蛮压榨和残酷迫害工人的罪行。苦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和《党费》三篇小说通过成功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本单元旨在了解人民群众逐步觉醒、不断进步的历程,感受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和对正义力量的信心,体察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体会中华民族新生的喜悦,理解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安排9课时: 1.单元导读,1课时。 2.《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群文教学,2课时。 3.《包身工》,单篇教学,1课时。 4.《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群文教学,2课时。 5.单元总结课,1课时。 6.作文指导及写作,2课时。 三、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深刻认识革命传统,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革命先驱的斗争历程。 2.阅读课文,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品析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获得审美体验。 3.研读课文,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的特点,分析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和表现艺术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4.从艺术形象中获得熏陶和感染,汲取人生营养,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坚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研读课文,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分析其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和表现艺术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2.理解作品的内涵,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1.阅读课文,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品析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获得审美体验。 2.研读课文,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分析其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和表现艺术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3.升华课文,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五、设计依据 依据1:本单元以“苦难与新生”为主题,从文学角度建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单元导语及学习提示,通过单元的学习,了解人民群众逐步觉醒、不断进步的历程,感受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深切哀痛和对正义力量的信心,体察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体会中华民族新生的喜悦,理解革命志士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依据2:本单元与“伟大的复兴”单元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的格局。在文体方面,“伟大的复兴”单元包括演讲、回忆录、通讯等,本单元包括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二者体裁互补,题材多样,,覆盖面广。在单元教学重点方面,“伟大的复兴”单元强调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本单元强调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二者在共同强调关注文章本身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又表现出各自的倾向:“伟大的复兴”单元关注时代性,强调对特定背景中、特定目的下表达方式和写作风格的把握;本单元关注对艺术形象的刻画,突出对作家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的鉴赏。 六、单元活动与学习任务 (一)单元导读(第1课时) 学习任务一:辨识体裁 任务引领:本单元所选六篇文章分别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你对这些体裁有哪些认识?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讨,完成下面的表格。 ? 《党费》? ? ? ? ? ? 学习任务二:明确任务 任务引领:本单元的课文,既有纪实性较强的散文和报告文学,也有以虚构为主的小说,阅读这些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完成下列研习任务。 1.《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都是鲁迅为纪念牺牲的进步青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但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又各有特色。认真阅读两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