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评测小卷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三单元评测小卷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评测小卷(七) 一、选择题 1.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 ) A.萧关逢候骑 B.长歌怀采薇 C.月下飞天镜 D.属国过居延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C.“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孤山寺北贾亭西”中的“孤山”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默写填空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动态的视角写出了由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抓住早春特点描写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一)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8.诗歌的颔联用精当的词语描绘了从蜀地到楚地的景物变化,用“随”字形容群山消失,被原野取代,用“_______”字形容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 9.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紧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颈联以动写静,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依次是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11.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景象?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C.诗歌以时间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三)拓展阅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3.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14.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写作实践: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300字以内。 写作提示: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顺序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0043014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