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详解.docxVIP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子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选填到下表相应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昼夜交替 C. 春暖花开 D. 电闪雷鸣 2. 某市通过日常防疫摸排发现,一学生家长去过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为避免疫情蔓延,立即对该家庭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请问在上述过程中用到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探究法 D. 查阅文献法 3. 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一些叶特化为捕虫夹,当有小虫闯入触碰“触毛”时,能将其夹住。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生长和繁殖 B.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 能呼吸 D.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 下列诗词、谚语与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不匹配的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光照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土壤 D “惊蛰雨雷,小麦成堆”——水分 2022年6月16日,新疆和若铁路开通,这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该铁路使用工程防沙和植物防沙相结合的办法,同时使用智能化的农业灌溉系统来解决沙漠植物的灌溉问题。请完成下面小题。 5. 芦苇沙障、芦苇方格、耐旱植物组成了铁路沿线生物防沙“三件套”,在大漠戈壁中织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这说明(  )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6. 铁路全线有132口水源井,每口水源井都配备了智能系统,定期对植被进行灌溉。这表明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A. 温度 B. 土壤 C. 水分 D. 风 7. 下列对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烟台昆嵛山 B. 莱阳恐龙化石公园 C. 崖上村的银杏树 D. 长岛鸟岛自然保护区 8.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最能体现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的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B. 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 能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D. 不参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0. 下列人类行为中,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的是 A. 对森林中的树木大量砍伐,以满足家具生产的需要 B 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C. 在草原周围营造防护林 D. 增加城市私家车数量,利于人们的出行 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 竞争关系 B. 寄生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共生关系 1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 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 C. 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 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 13. 郑州市龙湖湿地公园遍布芦苇、菖蒲等植物,有天鹅、鸳鸯等多种野生禽鸟在此栖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植物和动物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天鹅、鸳鸯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14. 制作生态瓶时,下列哪项做法将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 生态瓶要放置在有光照的地方 B. 生态瓶中的清水可以用蒸馏水代替 C. 生态瓶中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分解者 D. 生态瓶中要留有一定量的空气 15.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源于生活实际 B. 科学探究过程中做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cress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