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同步测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提高练习.pdf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同步测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提高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与民族交融》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 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 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2.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对南北朝 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3.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许多侨州、郡、县予以安置, 他们被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白籍。东晋咸和以后实行土断人户,即清理侨民户籍,使侨 民同于当地土著居民,成为纳调服役的编户齐民。土断政策( ) A.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兵源 B.不利于南北人民的融合 C.加剧原住民和侨民之间的矛盾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 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 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5.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 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 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6.下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关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 1 / 5 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 C.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D.商业发展呈现衰退趋势 7. “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指西晋末年天下乱,中原士族为避战乱相继 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 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 确的是( ) A.两个历史材料都证实了唐代金陵经济的繁荣局面 B.琅邪王氏墓志证实了“衣冠南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C. 《史通》和琅邪王氏墓志都详细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历史 D.“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 8.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 9.据 《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民谚称“王与 (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 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 人口南迁的情况。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

文档评论(0)

俞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俞**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