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七章特色社会主义.pdf

青海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七章特色社会主义.pdf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之三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专题要点: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四、青海的社会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 的思想,墨子提出过 “兼 相爱”、 “爱无差”,孟 子描绘了 “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社会状态。人们从不同 角度提出过 “大同”社会 的理想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 人与自然人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 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 ,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 自然。 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 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孔子提出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史书记载的 “网开三面”、 “里革断罟” 等 典故也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 系,创造 “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主题的大同社会。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也认为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子提出: “天之 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 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 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 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古人所设计的大同社会理想,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它 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 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 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 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他又强调 “欲而不贪”, 反对放纵欲念。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 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 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是值得肯定的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 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又说: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 “ 仁者无敌”,主张 “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王道与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后盾,处理国内和国际 关系;王道则是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 间的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世界 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是上帝 设定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 特认为 “不同”是 “和谐”的 基础,但强调斗争是实现和谐 的手段。自近代以来,有不少 学者也先后提出过一些加强社 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 论,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 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逍遥不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