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书愤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1.5《书愤 》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8/23;(陆 游);1、诵读诗歌,读懂诗意; 2、结合背景,揣摩情感; 3、细读文本,品鉴手法。;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前期多为爱国诗,雄奇奔放,沉郁悲壮。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书? 愤 (陆 游) ;讨论:作者所“愤”之事有哪些? 作者如何抒发悲愤之情?;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就全诗来看作者所“愤”之事有哪些?简要概括。 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结合全诗,说说这两句用“豪丽语”言“征伐事”有何好处?;2、为抒发内心悲愤之情,诗歌在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简要分析其妙处。;2022/8/23;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拿剑,拿剑,痛击狂胡三百万。”   回望中原,你看见萧萧边关,你听见刁斗笳鼓,猛然呐喊。   激愤万千,气势如山,比五千仞摩天之岳还高,比三万里入海之河还长远。;  少年时的梦想,壮年??的期盼,都是想恢复中原,恢复那几万里河山。而梦想是你的,期盼是你的,所有的正义和悲愤都是你的,江山却是那个姓赵的,他只想求得半壁江山的苟安。于是,你的手,你可以草就军书和锦绣文章的手,你可以抽倚天之剑的手,你充满正气和愿望的手,此时,攥紧的是一把喷血的激愤和疼痛。;  狂胡不是你的对手。你在茫茫夜雪里的楼船猛然一动,就啸气成剑,就剑影刀光,就杀声震天,就让狂胡伏尸百万,那河山就阳光遍布,那遗民就笑语纷然。秋风里,你铁血强劲的狂飙,就激起万里滚滚烟尘,胡马望尘而逃。;  你的对手在大宋的朝廷里,他们躲在阳光射不去的最潮湿的角落,他们附着那个姓赵的家伙,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让你满手的力量无法释放,让你的剑抽不出来。无路请缨,空怀长风;欲死报国,不见战场。你只能在那个名叫大宋而其实很软很弱的国度里,把那段长城在内心里修筑,巍巍浩荡,坚不可摧。但岁月的侵蚀终是抵挡不了,时光使你的貂裘暗淡了光色,使镜中如霜的鬓发更接近秋天。;  于是,在你61岁的时候,在你的书房,在你的窗前,在你纵横万卷诗书之时,你想念三国的诸葛孔明,你想他当年怎样力主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想念《出师》一表中的恳切浩荡之气。你想,在千年的过往英雄之中,试问有几人可与诸葛伯仲之间,那帮主和派嗷嗷不已的群凶自不必说了,而你胸中的百万雄兵,你那词句铿锵的《出师表》,又是怎样的被遗落?而今又在何方?;  放翁,无可奈何的你,心事浩淼的你,就归老林泉,而你的这一声长叹,却在历史的长空里,回荡千年。;1、比较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他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篇名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书愤》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