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docx

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 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 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 连续采矿技术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云南个旧卡房I-9缓倾斜薄矿体连续采矿 技术,该方法联合无轨采掘设施的使用,将采矿、掘进和充填工作有机联合,做到设施与工艺的有效组合,实现连续高效采矿。实践表示,采用连续采矿技术,不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回采率,还能够保证采空区的稳定,达到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延伸公司服务年限的目的。 [重点词]I-9矿体,高效,盘区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 连续采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U496文件表记码:A文章编号:1009-914X 2017)14-0046-01 引言 卡房新山矿段I-9矿体自生产以来,一直使用全面法回 采,采场内留下大量的点柱、间柱和顶底柱,约占总矿量的 8%~12%。近年来,随着采空区体积的增大,井下地压活动 显然,大量矿柱损坏,巷道片帮严重。矿柱的回采危险性大, 回收量有限,大量的矿柱留在采空区内。 矿山采掘设施的进步和创新,推动了工艺的改革。近几 年,随着矿山采掘设施的发展,凿岩台车、铲运机和矿用卡 车等无轨高效设施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无轨设施生产效率 高,灵活灵活,施工强度小。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适合I-9 矿体的合理采矿方法,知足矿山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进步。 1I-9矿体概括及原采矿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矿体的地质条件 I-9矿体属于层间变玄武岩硫化铜矿床,产于变玄武岩与大理岩接触带面,呈多层状出现,一般2~3层,多达5层,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长300~650m,宽100~300m,厚 ~5m。当前估算资源量的有四个矿体,分别为I-9-1、I-9-2、 I-9-3、I-9-4。当前矿山开采对象主要为  1800m  以上  1950m  以 下的资源,波及上述四个矿体,其中  I-9-3  为主要开采矿体。 I-9矿群为缓倾斜产出,矿体倾角5-20°,上下盘多为变 玄武岩、大理岩,局部为灰质白云岩或矽卡岩,大理岩为一 薄夹层,巷道和采空区揭穿的厚度往常为0.5m~2m左右, 围岩普氏牢固性系数f=10~15。矿体一般由硫化矿石组成, 矿石致密坚硬,f=10~12,围岩和矿体均拥有较好的牢固性。 1.2采矿方法概括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前的普通全面法,凿岩使用YT-29A型气腿凿岩机,孔 深~2m,排间距~1.0m,孔间距~0.8m。出矿使用30kw或50kw电耙,耙运距离50~60m。 普通全面法有着投入少、奏效快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 问题:(1)采场生产能力小:凿岩条件差,电耙出矿能力低;(2)矿石损失率高:受到电耙出矿灵活灵活性差的限制, 采场内残留采下矿石,并且留下大量的不规则矿柱。 剖析以上存在的问题发现,采掘设施和与之相配套的采 矿方法是影响采矿效率及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这些 问题,当前正推广使用盘区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配置 铲运机、矿用卡车、凿岩台车等无轨采掘设施。 采矿方法及回采工艺 2.1盘区构造参数 盘区沿矿体走向布置,长度  300-400m(斜坡道两侧), 倾斜方向宽  200-400m(根据中段之间矿体的倾向长度而定)  , 盘区间柱  15m。采场点柱  3~6m,间距  12~20m。 2.2采切工程布置 在盘区中间沿矿体倾向或伪倾斜方向布置一条采准斜 坡道,从斜坡道开始沿走向掘进联络巷道进入盘区采场。在 盘区下端部布置切割巷道,作为最初的崩矿自由面。在沿倾 向的盘区间柱中间布置端部回风巷道,盘区端部掘进联络道 联通回风巷道,形成回风。在盘区下部布置溜井连结盘区斜 坡道,形成出矿系统。详细工程布置如图1所示: 2.3落矿及出矿 1.落矿。在采场进路中使用凿岩台车钻凿平行浅孔,孔 径55mm,孔深,孔间距~1.2m,排间距~ 。一般每次爆破40-50个炮孔,崩矿量200~250吨。 2.出矿。落矿达成后,用4m?铲运机配合20t矿用卡车 联合出矿,距离小于150m的也可用铲运机直接将矿石铲运 至盘区溜井。 2.4废石充填 在采场顶板牢固的情况下,合理的布置矿柱,并且做到 回采与充填平行作业,能够使空区暴露面积控制在允许的范 围之内,保证无轨设施能在空区内安全地进行作业。因此, 能够将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废石直接用矿用卡车运输至采场 进行充填,并且保证充满系数在80%以上,做到全面充填局 部接顶,达到办理采空区的目的。 取得的效果 当前已经在1740中段使用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全面法 相比,经济技术效果显著: 1)盘区生产能力大。盘区内矿房相对独立,可实现 平行作业,实际生产能力为400-500t/d。当前根据盘区生产能力1000t/d的要求,布置3个矿房同时回采。 (2)采切工程量小。盘区内每隔30m布置一

文档评论(0)

151****23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