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做个怎样的家长.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第30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情绪智力”与情商概念的提出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20% 取决于 智商 (IQ), 80% 取决于 情商 (EQ)。 第31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尾声:家庭教育的目标 构建一个“乐活族”家庭 一 个中心: 以健康为中心 二 个基本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三 个忘记: 忘记过去, 忘记年龄, 忘记过去的成功史 第32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关于我们应该做个怎样的家长 第1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 第2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第3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打孩子到底有没有效果 ? 第4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1、说谎习惯 2、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逆反心理强 4、双重性格    5、仇恨心理 打孩子的危害 第5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第6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家庭教育的误区 第7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切记: 可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 第8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攀比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你所树立的榜样孩子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 第二、孩子会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他面前,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心理。 第9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第10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7点25分,星期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