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新旧地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设计.docx

高考一轮复习新旧地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新教材构成 2 二、必修教材的变动 4 必修一 4 必修二 7 三、教材变动的影响 7 四、总结 12 五、教学设计 13 高一 13 高二 14 高三 14 新版本地理教材变动分析 ——以湘教版为例 一、新教材构成 部编版本地理教材与旧版本教材相比,必修一和必修二内容增减内容比较多,相应的选修的变动也比较大。具体来看,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的内容应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全体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需求,即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双基”,包括两个模块,即地理1、地理2,就是“学考内容”。 2.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应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加深或拓展,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考试或就业的需要。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三个模块,即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属于选考内容。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清单,以满足不同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业发展或职业倾向等进行选课的需要。选修课程包括9个模块,即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城乡规划,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这是否属于选考内容不太明确,按照以往的考试命题范围和目前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改革来看应该属于选考内容。 新教材内容与旧版本相比,必修内容围绕地理核心素养选材与安排,注重 “双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掌握,知识宽而浅,满足全体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需求,加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为后续选择性必修的内容打好基础。选修则是对必修内容的拓展与加深,侧重地理原理的理解、地理原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因此,必修和选修在内容上进行了增减。 新高中地理课程体系 新旧教材课程对比 必修与选修的学科联系 二、必修教材的变动 必修一 内容构成 与旧教材相比,必修一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有:地球演化史、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和冰川地貌、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海洋与人类、土壤的形成等。教材第一次把自然地理5个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全方位覆盖。同时,从内容设置来看,知识点明显简化、全面化。因此,高一和学业水平考复习备考中,应该以课本的基础知识为核心,以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主导,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讲授课程内容。内容上不追求难度与深入,应点到为止,着力构建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删减的内容在这个阶段不讲,留待高二高三学习。 删减,或者说放到选修教材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气压带风带、天气系统、气候与气候变化、洋流、水资源的利用、内力和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该部分内容属于选择性必修的内容,以必修一为基础,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拓展和延伸,难度大、联系性强,选考地理的学生(高二、高三)需要重点学习。 总的来看,必修一和选修一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现象与原理的关系。必修一以自然地理5个要素为核心,侧重介绍相关的地理现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是自然地理现象的特征、简单原因分析和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等,偏向于现象判断和情境理解,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选修一是《自然地理基础》,详细介绍自然地理的基础原理,是对必修一的拓展加深。 课程标准 新学业质量标准 从课程标准来看看,学习本模块之后,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此外,新课标还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 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学术情境。为了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高度重视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具体任务尽可能放在真实、复杂性的现实情境之中。 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拓宽素材来源渠道,而不只局限于学科渠道;材料加工注重“鲜活”,淡化“专业”痕迹;对于学术性情境,注意表达的通俗性,使之向生活化情境转化,既隐含内在学科逻辑,又贴近学生生活;要在分析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表现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注意给予必要、充足信息,据此设计明确具体的问题,用于测量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问题式教学,合理、科学、通俗地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注重地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通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