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核心能力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通识教育核心能力范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年创立素质教育研究室,20**年成立素质拓展部,开展全校范围的通识教育实践;20**年通识教育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识课程首次出现在教学安排表中。纵观几年来的高职通识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承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略。”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缺陷,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到达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时机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缺陷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构造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安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根底,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开展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

文档评论(0)

173****1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以文立足,以文会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