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产业实施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效节能产业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显现,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7.5万亿元,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5%。 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破除环保市场“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经营。鼓励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多元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产业内企业公平竞争、开放合作,通过有效竞争培育优势企业,围绕优势企业实现横向、纵向、多层次和全方位协同创新。 鼓励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第三方监测及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重大环保装备融资租赁等模式创新发展,开展新模式试点和节能环保“一站式”服务。推行节能、环保和回收综合服务,推动共伴生矿、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共享。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中坚企业和特色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节能技术装备 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内燃机、节能型变压器、节能三相异步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特种泵、高效照明产品、矿山机械、电线电缆以及节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积极推广绿色食品加工专用设备、烟叶果蔬节能环保烘烤设备,高效节能磨矿机、低电耗有色金属电解系统,新型燃气窑炉、节能型窑炉、大容量及高功率密闭熔炼炉,高效光热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装备,天然橡胶湿法混炼技术及装备,适应高海拔特点的内燃机节油技术装备。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微电网、储能技术及装备,企业能源计量监测控制和可视化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推广高效燃烧技术和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节能低碳服务 积极培育节能服务业,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碳资产管理模式,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业综合发展,打造节能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推广能源费用托管、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提供集节能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为一体的总承包服务,支持开展节能咨询、评估、监测、检验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推动服务内容由单一设备、单一项目改造向能量系统优化、区域能效提升拓展。积极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综合能源服务。以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石化化工等为重点,研究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统计、核算制度方法。推广降碳技术装备,促进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积极推动碳汇项目开发和实施,充分依靠荒山、荒坡、石漠化区域的林业发展蓄积碳汇。积极开发一碳化工技术,跟踪碳捕集、碳封存技术。 绿色建材 全面推进绿色建筑、抗震建筑、智慧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绿色低碳抗震建筑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建筑模块化技术、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鼓励开发应用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铝合金型材、竹木结构用材、节能环保面板,绿色低碳外墙保温材料、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建筑涂料和胶黏剂等建材。积极推广高性能减隔震技术和产品、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热反射膜。开发推广节能玻璃、节能门窗、轻量化节水型卫生陶瓷。开发适应“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新型透水、高强地面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等建材加快应用。鼓励使用相变储热混凝土、相变建筑材料等节能功能建筑材料。 全球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引领产业发展,但领先优势逐步减弱 当前,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发展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世界各国和经济体纷纷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2019年,全球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1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0%。 从细分领域来看,水处理领域规模最大,达到6606.20亿美元,占比56.60%;固废处理和环境服务领域规模位列其后。三个领域规模合计超过1万亿美元,总占比为87.80%。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美和欧洲凭借自身产业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优势,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持续占据全球节能环保产业领先地位。2019年,美国和欧洲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分别达到4386.90亿美元和3710.0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7.56%与31.77%。日本则是亚太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龙头,2019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893.30亿美元,占据亚太地区总规模的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三位。 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全球国际巨头纷纷通过战略并购应对新兴国家挑战。其中,并购、重组是国际节能环保巨头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但面对后继追赶的新兴国家,这也成为这些昔日巨头的无奈之举。例如,威立雅通过不断并购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水、固废、运输、能源服务等领域,已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节能环保巨头;苏伊士联合加拿大养老基金公司,以323亿欧元的价格收购GE水处理业务,以弥补苏伊士环境缺乏膜组件生产能力。 这些案例频发发生,说明节能环

文档评论(0)

187****5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