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第十一讲:小儿调补药膳》PPT课件.ppt

中医药膳学《第十一讲:小儿调补药膳》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调补药膳 第十一讲 概 论   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以肺脾肾三脏。抵抗力较差,寒暖不能自理,乳食不节,外感六淫,内伤饮食。 外感时邪及肺、脾二脏的病症为多见。 邪袭肺系,则见感冒、咳嗽、肺炎喘咳。 饮食所伤,则见积滞、呕吐、泄泻 生理特点: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属于纯阳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护理恰当,治疗及时,则回复迅速 咳嗽   小儿感受外邪,肺气不宣,病位在肺脾。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炎症,如咽炎、喉炎、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等 调补原则为疏散外邪、宣肃肺气、化痰止咳 (一)、风寒咳嗽 【临床症状】初起咳嗽频发,喉痒声重,鼻塞流涕,恶寒无汗,或全身酸痛。苔薄白。 【调补原则】宣肺散寒 【调补方】 1.麻杏大海汤 炙麻黄6克 炒苦杏仁12克 胖大海4枚 生甘草5克 2.杏苏麻黄饮 炙麻黄6克 炒苦杏仁12克 苏叶6克 生甘草5克 (二)、风热咳嗽 【临床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 【调补原则】疏风肃肺 【调补方】 1.牛蒡粥 牛蒡根10克 粳米50克 2.桑杏菊花饮 桑叶10克 杏仁10克 菊花10克 冰糖适量 3.桑杏豆豉粥 桑叶10克 杏仁10克 金银花10克 淡豆豉10克 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三)、痰热咳嗽 【临床症状】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发热面赤,目赤唇红,口苦作渴,烦躁不宁,甚则鼻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 【调补原则】清肺化痰 【调补方】 1.百合杏仁粥 百合2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2.芦根竹茹饮 鲜芦根100克 竹茹15克 粳米100克 (四)、痰湿咳嗽 【临床症状】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闷纳呆,神疲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 【调补原则】化痰燥湿 【调补方】 1.苡米杏仁粥 薏苡仁50克,杏仁10克 粳米50克 2.茯苓粥 茯苓粉30克 粳米30克 大枣7枚 (五)、阴虚燥咳型 【临床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痰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 【调补原则】滋阴润肺 【调补方】 1.麦门冬粥 麦门冬30克,粳米50克 2.麦门冬粥 天冬30克,粳米50克 3.秋梨川贝膏 雪花梨1000克 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各30克 冰糖适量 (六)、肺虚久咳型 【临床症状】咳嗽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体虚多汗。舌质淡嫩。 【调补原则】健脾益气 【调补方】 1.黄芪粥 黄芪20克,粳米50克 2.五味子汤 五味子5克 苏梗6克 党参20克 冰糖适量 3.益脾饼 生芡实100克 陈皮 茯苓各12克 半夏、鸡内金各25克 ,黑芝麻30克,熟枣泥200克 小儿呕吐   许多小儿疾病均可引起,但以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 胃为水谷之海,司受纳,腐熟水谷,以下降为顺。 小儿脾胃薄弱,如因饮食不节、或寒热失宣,或久病阴虚,伤及胃气,则胃失和降,上逆则为呕吐。故饮食调补以和胃降逆为主,辅以消导、清热、温中、滋阴。 (一)、伤食呕吐型 【临床症状】不思乳食,恶心呕吐。呕吐乳块或不消化物吐物酸臭,吐后胃脘舒适,口气秽臭,脘腹胀满,泻下腐臭,或便结难下。苔黄腻或厚腻。 【调补原则】消食导滞 和胃降逆 【调补方】 1.蜜汁萝卜 鲜白萝卜500克 蜂蜜150克 制法:鲜白萝卜切片,放入沸水中捞出,挤干水,晾晒半天,入锅内加入蜂蜜调匀,小火煮沸。 (一)、伤食呕吐型 【调补方】 2.鸡内金莱菔粥 鸡内金6克 莱菔粥5克 粳米50克白糖或食盐适量 制法:鸡内金焙干,莱菔子炒黄,共研细末,粳米煮粥,近熟放入鸡内金、莱菔子,最后加入白糖或食盐。 (一)、伤食呕吐型 【调补方】 3.山楂神曲汤 山楂15克 神曲15克 橘皮10克 (二)、胃热呕吐型 【临床症状】食入即吐,呕吐频繁,吐物酸臭或吐黄色苦水,或伴发热,面赤唇红,烦渴喜饮,大便秽臭或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调补原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调补方】 1.姜藕饮 莲藕90克 生姜10克 取汁 2.猕猴桃姜汁饮 猕猴桃180克 生姜30克 取汁 频服 3.柠檬甘蔗汁 柠檬60克 甘蔗250克 取汁 另有橘皮 竹茹等 (三)、虚寒呕吐型 【临床症状】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事发时止 吐物不化或伴清稀痰涎 臭味不大,面色黄白,神卷乏力,手足欠温,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 【调补原则】温中散寒 降逆止呕 【调补方】 1.豆蔻粥 肉豆蔻5克 生姜3片 粳米100克 2.韭菜牛奶汁 鲜韭菜100克 生姜30克,鲜牛奶30克 韭菜 生姜取汁兑入牛奶中 (四)、胃阴虚呕吐型 【临床症状】不思饮食,食则后土 干呕呃逆 烦渴咽干 颊红,唇燥 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 绛或起芒刺。 【调补原则】生津养胃 降逆止

文档评论(0)

bainiangeng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