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两晋诗坛.pptVIP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志怪与志人 (一)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 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宗教迷信思想盛行。 .志怪小说的内容:①地理博物;②鬼神怪异;③佛法灵异。 (二)志人小说 1.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风气盛行。 2.志人小说的内容:①笑话;②野史;③遗闻轶事。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和影响 1.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没有艺术的想象力和细节的描写。 2.在小说的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的编篡。 2.《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3.鲁迅概括《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世说新语》写人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和幽默。《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刻,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南朝民歌 学习要点 1.南朝民歌的分类 2.内容和情调 4.《西洲曲》讲读 3.南朝民歌的特点 南朝民歌的分类 吴歌 西曲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 二、南朝民歌的内容和情调 吴歌:爱情主题,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西曲:商旅思妇,结合劳动,情调较吴歌开朗明快。 1.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2.语言清新自然。 3.大量运用双关语。 三、南朝民歌的特点 《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鲍、谢诗风转变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刘勰《文心雕龙》 一、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1、文人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2、受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影响。 3、玄学的影响。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谢灵运(386-433,47岁),出身东晋显赫世家,谢灵运年青时即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 谢灵运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起了巨大贡献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 三、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1、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 2、谢诗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结,且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程式,陶诗的哲理则融于体物之中,故能达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 3、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刻意追求,多用深奥的书面语和典故,深涩难懂,有佳句而无佳篇。而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  四、其他山水诗诗人 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 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 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 六、鲍照诗的创新 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 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可以自由换韵 永明体与宫体诗 学习重点 1.谢朓的创作 2.永明体诗的特点 3.宫体诗 一、永明体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483-493)。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永明体的兴起与声律的追求有关。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有积极意义。 二、谢朓的诗歌创作 1.在山水诗方面,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在新诗体的探索方面,将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音调和谐,体现出圆美流转的特点。谢朓善于熔裁警句,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诗体”的特点 三、宫体诗 1.家族文学集团转变为宫廷文学集团 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 2.齐梁诗人集团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