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docx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信号的概念、信号的两种分类方法。 2.了解信号传输的发展历程。 能力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信号进行分类,理论联系实际。 2.了解信号传输及通信的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素质目标 树立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先人后己、服务人民、不怕困难的信念。 二、课程思政融入知识点 教学重点 1.信号的特征与概念。 2.随机信号与确知信号、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区分。 教学难点 1.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区别。 2.理解连续信号的幅值可以连续,可以离散。 三、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学思结合法、归纳总结法。 本课程是一门工科专业课,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历史情怀。通过了解古代信号传输的相关历史典故,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捍卫国土、先人后己、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通过讲述近代历史上革命先烈以生命为代价传递信息换取和平与解放的故事,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针对从古至今信号传输由难到易的曲折历程,告诉学生事物在曲折中发展的道理,鼓励学生迎难而上;由信号分类的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 四、课程思政元素 诚实守信、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迎难而上、先人后己、诚信待人、捍卫国土、人人有责、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不怕失败、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不忘初心、不怕困难? ?? 五、教学引入? 介绍生活中的各种常见信号,如:声信号、光信号、电信号、图像信号等,引导学生总结信号的两个基本特征,由此给出信号的定义。 六、教学展开? 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具有一定专业基础,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好,但普遍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部分学生喜欢新媒体内容,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另外部分学生主观能动性弱, 需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一)古代的信号传递形式 古代曾经依靠烽火台传递敌军来袭需要应战的信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取宠妃褒姒一笑,最终失去诸侯信任,在敌军真正来袭时无力应战而身亡。学生可以从这一典故中感受到欺骗别人带来的恶果,体会到诚信为人的重要性。 古代两军交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号令手极易首当其冲遭受敌军攻击,但南宋抗金女将梁红玉为了捍卫国土勇敢不屈,誓死杀敌。从中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祖国疆土寸土不让的信念,坚决与一切分裂祖国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驿站也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唐玄宗曾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岭南荔枝,命令士兵长途奔波送来荔枝,经过驿站也不得休息。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反面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切勿因为一己私利损害群众利益,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二)近代的信号传递形式 19世纪摩尔斯发明的摩斯码曾在我国近代情报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电影《风声》中的译电员顾晓梦作为中共地下工作者,潜入敌军阵营获得情报,在身份暴露后自杀身亡,用摩斯码将情报缝在衣服上才传出情报消息。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成立的历史上牺牲自我换取和平的先烈们的英勇不屈,也可以引导学生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三)信号传输的发展史 从古至今,信号传输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其实每一项科学技术都要历经无数的艰辛曲折。此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哲学思想,鼓励学生不怕失败、迎难而上。 (四)信号的分类 信号可以从两个角度分类,它们互不矛盾,体现了一个信号的两方面特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结合历史典故、影视作品、史实资料,使学生感受到信号传输以及通信技术由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在此过程中特别要融入立德树人目标,从典故、史实、哲学层面提炼出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讲授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难点的讲解,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理解误区,消化知识。 开门见山,贴近生活。本节微课在导入过程中引用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信号的不同形式,开门见山,节奏明快。动静结合,增强效果。微课中讲解到烽火台及摩斯码传递信号时,将所引典故和影视资料进行动态呈现,使内容生动可感,增强教学效果。引经据典,润物无声。本节微课共涉及6个思政元素,素材包含典故、诗词及影视作品,均与授课内容紧密贴合,更加自然地启发学生思考。逻辑清晰,主次分明。本节微课仅有不足9分钟时长,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 但微课所围绕的讲授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知识点间关系清晰、详略得当,用最少的语言体现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七、教学总结? 通过讲解对于同一个信号的不同分类方法,引发学生对于“横看成岭侧 成峰”、“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考,也是对本节微课的总结和升华。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以便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思考。 (2)整

文档评论(0)

印刻时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