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docx

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要因分析: 患者及家属因素: ①受年龄、疾病影响,其中3名患者年龄>65岁,3名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四肢无力、麻木,是跌倒的高危人群; ②老年人认知能力相对欠缺,对自身疾病造成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自主性强,对安全告知和防跌倒相关宣教依从性差,部分老年人长期受社会或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人角色淡化,过高评估自身自理能力; ③部分家属协同照顾依从性差,思想上松懈,专人陪护中断等均增加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④夜班时段陪伴家属处于睡眠状态,家属在该时间段对患者看护松懈。 护士因素: ①跌倒发生时段主要在晚夜间、凌晨或中午时段,凌晨时段相对疲乏,中午时段较为繁忙,有巡视不到位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②护士对跌倒高风险患者预警不足,未进行动态评估,尤其是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及家属陪护缺失的患者,未重点交接、未重点宣教相关知识,缺乏预见性护理; ③未适时评估宣教有效率,虽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宣教,但宣教缺乏力度,不能使患者及家属心理上引起足够重视; ④部分护理人员晚夜班自律意识、防范意识和预见性均不够,心理上潜意识放松对患者的观察和巡视,导致患者夜间跌倒频率增高。 管理因素: ①护士长对非正常班时段跌倒风险管理督查不到位,对无家属照护、陪护能力不足、依从性差的老年患者缺乏重点关注; ②对护理人员防跌倒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全员安全意识薄弱,思想上松懈;③跌倒小组督查力度不够,跌倒联络员未充分发挥督导职能; ④病区地面、内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 环境因素: ①夜间病房光线相对暗淡,视物不清晰; ②病区公厕有台阶,对肢体乏力者不利; ③床边有障碍物、物品堆积等致通道不畅。 整改措施: 1、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全面采集患者信息,认真进行跌倒危险因素和病人自理能力评估。高风险患者按规范设置警示标识,如厕或下床活动时交待家属要协助陪同;家属暂离患者时务必要告知护士,以便护士进行重点关注。 2、强化患者及家属安全防范意识,利用晨午间护理及每次巡视病房时间,进行反复宣教,对依从性差的患者或家属,请医生共同参与宣教;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跌倒/坠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安全管理的认知。 3、对无家属照护的老年患者,尽量保障其生活日用品的供给,并列入重点交班。夜间病房保持光线柔和,不影响休息情况下保留脚灯,保证患者视线清晰,活动安全。 4、督促医、护、工、学生等全员增强防范意识。发现危险因素如病区地面潮湿、走廊扶手松动、防滑设施缺失、照明设施损坏等及时提醒或协助采取措施。 5、科室针对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风险因素评估等进行再培训和考核。 6、护士长关注护理人员工作状态,督促夜班护士白天充分休息,确保夜间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工作,中午、晚夜间繁忙时段适当增加人手,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安全。 7、跌倒专业小组、护士长、病区跌倒联络员针对存在问题增加督查频次,如护士对跌倒相关风险评估是否恰当,预防护理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知情配合情况等。 8、护理部及大科层面加强对高频发科室跟踪督查。

文档评论(0)

荣获江苏省品管圈二等奖,擅长护理查房,读书报告,ppt美化以及品管圈的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