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doc

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 1 1 MRP 8/14 2 2 IMA 3 3 PlGF 4 4 h-FABP 4 文2: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6 1 MRP 8/14 6 2 IMA 7 3 PlGF 8 4 h-FABP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 文1: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生化标志物分析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特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梗(TEMI)、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AC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包括内膜损伤、斑块破裂、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这些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导致ACS的不同类型。ACS患者多因急诊入院,症状多样,病情变化快速,需要医务人员迅速准确诊断、判断危险性并制定治疗方案。目前诊断ACS主要依靠症状、体征、12导联心电图及生化标志物。对于STEMI患者12导联心电图的异常结果最易得到,而对于UA和TEMI患者,则依赖医务人员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及生化标志物等进行诊断。但是心电图对急性心梗的诊断敏感性仅为60%[1],30%患者没有典型胸痛症状[2],ACS没有典型体征,所以ACS容易误诊。一方面,许多初步诊断为ACS的患者经冠脉介入造影后发现并不是ACS,耽误患者其他疾病的诊治;另一方面,一些ACS患者未被及时发现,造成患者人身财产损失及许多医疗纠纷。因此,寻找一种早期出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检验方法简便易行的生化标志物成为ACS诊断治疗方法发展中的重点。现有研究中,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RP、CK-MB等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对ACS的诊断价值已经较为明确。本文阐述除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RP、CK-MB之外的一些生化标志物在ACS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MRP 8/14 骨髓相关蛋白(MRP)-8和14属于S100蛋白家族中的两种钙粘蛋白,主要通过结合Toll样受体-4(TLR-4)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参与钙依赖信号的转导、细胞骨架重建等来调节髓系细胞的功能。炎症反应中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后,MRP-8和MRP-14形成二聚体MRP-8/14,调控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募集、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调节血管炎症,对血管损伤做出生物反应。因此,MRP-8/14参与不同血管炎症性疾病如血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等[3]。Lukas A. Altwegg等的研究表明,ACS患者冠脉血栓局部MRP-8/14水平比血循环中高,而ACS患者血循环中MRP-8/14水平又比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水平高,并且,症状出现3小时内MRP-8/14水平即可升高,比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早。因此,认为MRP8 /14是诊断ACS一种新型的、早期的、敏感的生化标志物[4]。David A. Morrow等研究认为MRP8/14水平是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5] 2 IMA 缺血修饰蛋白(IMA)是一种人类血清蛋白(HSA),与其他HAS不同的是IMA的N末端没有结合铜、钴、镍等金属。IMA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当心肌缺血时HSA释放铜离子、自由基等,生成IMA。在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2价铜离子还原为1价铜离子,再与氧作用生成2价铜离子和超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降解,2价铜离子再与IMA的N末端结合,结合铜的IMA被氢氧自由基降解,切除N末端的3个氨基酸并释放2价铜离子重新参与连锁反应[5]。但是这种理论假设并未在实验中被证实。Mothes, E.等的研究表明钴与HAS的结合位点有三个的,其中两个比N末端更有活性。一个钴结合点产生变构作用后使脂肪酸与HSA结合。有可能心肌缺血时释放脂肪酸,导致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这降低了HSA与钴的结合力,从而产生IMA[6]。这是对IMA产生机制的另一种假设。另外,IMA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在对ACS的诊断中,IMA的应用价值仍有争议。对IMA诊断价值研究的最早的实验中,研究了ACS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和IMA浓度,IMA诊断ACS的敏感性为%,肌钙蛋白敏感性为%,IMA联合肌钙蛋白的敏感性为%,说明IMA对诊断ACS的敏感性比肌钙蛋白高[7]。Manini AF等的研究中,151名胸痛患者中达到80%敏感度的IMA浓度为75KU/litre。IMA结合肌钙蛋白(90%,p<)和IMA(81%, p<)比肌钙蛋白(29%)对严重心脏意外事件的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