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内同步课堂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但目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同步课堂一直是国家比较重视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形式。本文将综合不同视角的同步课堂应用研究成果,对国内同步课堂应用研究展开综述,以期对其他理论研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同步课堂;教育均衡; 一、前言 为了解同步课堂的研究成果,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以“同步课堂”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22年4月7日,共检索到文献816篇。以“同步课堂”作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2018-2022年间与其相关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14篇,研究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近5年相关文献研究趋势(数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5年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利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功能对其统计后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学科教育教学、技术研究。笔者发现,从同步课堂的应用研究层面,主要是“互联网+同步课堂”、远程或异地同步课堂,实施目的主要在于促进教育均衡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同步课堂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同步课堂受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比如雷励华[1]等(2015)在深入分析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以情境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形成课堂教学协作情境化和课堂互动多元化,在湖北省咸安展开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较好地缓解了区域农村教学点因师资欠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张尧[2]等以徐州市城乡15所农村教学点开展同步课堂的试点研究,探索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了以“政府—学校—企业—高校”四方协作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创新同步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吴秀圆[3]等在城乡同步课堂的环境下,探索与实践“一校带多校”或“一校带多点”的专递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发展。 黎兴祥[4]认为近年来国内的同步课堂实施较多是从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组织管理及协同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在实际推进中,普遍存在着线下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探究及优化同步课堂教学环境,改善并提升学习效果。另外,在潘张水[5]等人在对“互联网+”城乡同步课堂的实施现状调查中,发现实施校教师对同步课堂的认同度均较高,教学任务完成度良好,但在教学运行时存在着技术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同步课堂在教学上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在教师的实际操作运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上仍待改善。 三、同步课堂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自实践以来,同步课堂一直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己任,力图实现优质资源城乡共享。但同步课堂的开展需要各方配合,从教育部门到学校管理者,再到作为一线实践者的教师,以及作为接受方的学生主体,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互相制约,致使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交互难以开展 丁俊峰(2016)认为[6]同步课堂因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教师在直播课堂中很难开展师生交互,这是同步课堂的主要障碍。汪学均[7]也认为,同步课堂虽然在技术上实现了互动的无延迟传送,但究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基于媒体的学习",师生基于屏幕影像的交际无法等效于面对面的实体交流,加之技术和设备有待完善,同步课堂无法创造现场感。副课堂学生难以真实感受到教师情感,教师也不能非常及时地透过屏幕捕捉到学生的反应并作出即时反馈,最终使异地学生大大降低课堂真实体验感。 (二)资源共享受限 邵光华认为[8],迄今为止同步课堂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无心、无愿再承担自身教学之余的额外工作,更何况,同步课堂并非简单的、暂时性的一项任务。因此,即使网络设备条件基本完善,大多数地区也仅仅在"送教下乡"活动开展时期应用同步课堂,从未将其定位为长期固定的教学活动。显然,仅靠几节同步课堂难以打破教育资源的固化,若同步课堂不能实现常态发展,其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始终犹如"蜻蜓点水",乡村学校享受大量优质资源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三)教师沟通不足 同步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的密切合作,双方“关系”进展事关乡村学生和教师的成长。现实中,双方教师的互动常常浮于表面:课前教学设计、进度安排等工作基本由城区教师“全权包揽”,乡村教师参与度低,造成主讲教师对于乡村学生“知之甚少”,不能正确判断学生学情,从而直接影响因材施教,降低同步课堂的教学质量。[9]而课后共同反思、经验交流等环节常常被忽略,阻隔了乡村教师对主讲优秀教师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和吸收,不利于乡村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结 同步课堂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是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利举措。利用同步课堂,可以缓解教学点优质

文档评论(0)

朋友你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