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PPT课件.ppt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数学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主要内容    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 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学习研究不应涉及不可能观察到的心理过程,而只应局限于可见的行为。 一、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 桑代克通过对动物的“迷箱"实验研究,提出了以“刺激-反应联结”和“试误’ 为主要特点的学习理论。 一、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他的观点为数学中的机械联系和训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斯金纳以反射和强化为基础,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反应形式不一定是原有的,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将之称为行为的塑造,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真正重要之处。特别是在人类行为中,重要的是学习新的行为。 一、数学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学习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为主义忽视了学习的内在心理过程的严重缺陷已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转向关注学习的内在过程,这促成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布鲁纳。 皮亚杰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运算(即思维操作),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运用数学符号和语言符号解释和运用概念还有困难,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顺利进行。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而非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吸收众多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皮亚杰、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 建构主义把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对知识建构的目的。 在教学方法方面,建构主义提出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人本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场运动和一个学派出现时,是想要成为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它认为学生是有思想、有天赋、有学习潜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 人本主义重视情意发展,其情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在形成完善的人格教育过程中重视情感体验。因此,设置数学学习目标时,要注意全面性,包含知识、能力和情感因素,使学生得到最基础、全方位的发展,把培养学生情意发展贯彻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练,把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个例题---习题式模仿性学习过程,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 《课标》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中,教师是关键的因素。 首先,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其次,注重探究、合作学习。 还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关注课堂的生成性与创造性。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并加以筛选,判断出哪些信息有用,并重组信息,从而让教学过程在动态教学中生成,使每天从事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研究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程,建构课程,共同体会作为课堂创造者的快乐。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二)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从人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从学习的动机来看,学习有“我要学”和“要我学”。《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1.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模仿再现到探究发现 3.尊重学生选择的学习方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