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治疗方法内外治法.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用药物 伤科外用药物是指应用于伤患局部的药物。 早在《神农本草经》、《五十二病方》等著作中就有记载。 第30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外用药物 伤科在临床工作中一向比较重视对外用药物的应用。 清·吴师机著《理瀹骄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临床外用药物大致可分为敷贴药、搽擦药、熏洗湿敷药与热爽药。 第31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敷贴药 是将药物制剂直接敷贴在损伤局部,使药力发挥作用。 常用约有药膏,膏药、药散三种。 第32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膏 药膏 又称敷药或软膏。 将药粉碾成细末,然后选加馅糖、蜜、油、水、鲜草药汁、酒、醋或凡士林等,调匀如厚糊状,摊在棉垫或桑皮纸上。为减少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和换药时容易取下,可在药上加一张极薄的棉绒。配制药膏时多用馅糖,除药物作用外,还取其硬结后有固定和保护伤处的作用。 第33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膏 凡用馅糖调敷的药膏,逢暑天或气温高时容易发酵,霉雨季容易发霉,故一般不宜一次调制太多。寒冬气温低时可酌加开水稀释,以便于调制拌匀。 若用于有创面的药膏,多数用油类配制,取其有柔软、滋润的作用。 第34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膏 换药时间可根据病情的变化、肿胀的消退程度、天气的冷热来决定,一般是2~4天换药1次,后期患者亦可酌情延长。 凡用水、酒、鲜药计调敷药时,需随调随用,因其易蒸发,所以应勤换药。生肌拔毒类药物应根据创面情况每隔1~2天换药一况以免脓水浸淫皮肤。 少数患者对外敷药膏后过敏而产生接触性皮炎,皮肤奇痒及有丘疹水泡出现时,应注意及早停药 第35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膏 消瘀退肿止痛类:消瘀止痛药膏、定痛膏、双柏膏、消肿散等。 舒筋活血类:三色敷药、舒筋活络药膏、活血散等。 接骨续筋类:接骨续筋药膏、外敷接骨散、驳骨散等。 温经通络、袜风除湿类:温经通络膏。 清热解毒类:金黄膏、四黄膏等。 生肌拔毒长肉类:橡皮膏、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等。 第36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膏药 膏药古称为薄贴,是将药物碾成细末配合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是中医外用药物中的一种特有剂型。外伤科临床应用更为普遍。 膏药遇温则烊化而具有粘性,能粘贴在患处,应用方便,药效持久,便于收藏携带,经济节约。 对含有丹类药物的膏药,由于x线不能穿透所以x线检查时宜取下。 第37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膏药 膏药的配制,是将药物浸于植物油中主要用香油(芝麻油)。通过加热熬炼后,再加入铅用又称黄丹或东丹,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也有用主要成分为一氧化铅的密陀僧制膏的。经过“下丹收膏”制成膏药,以老嫩合度、富有粘性、烊化后能固定于患处,贴之即粘、揭之易落者为佳。 摊膏药时,将己熬成的膏药置于小锅中用文火加热烊化然后摊在膏药皮纸或布上备用。 第38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膏药 膏药的药料掺合方法应按药料的性质而定,一般药料可在熬膏药前浸在油中,使有效成分溶解。对具有挥发性、不耐高温的药物(如乳香、投药、樟脑、冰片、丁香、肉桂等)应先研成细末待膏药在小锅中样化后加入,搅拌均匀,再摊膏药。贵重的芳香开窍药物,或特殊需要增加的药物临贴时可放膏药上。 第39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膏药 治损伤与寒湿类:坚骨壮筋膏 适用于风湿者,有狗皮膏、伤湿宝珍膏等; 适用于损伤兼风湿者,有万灵膏、万应膏、损伤风湿膏; 适用于陈伤气血凝滞、筋膜粘连者,有化坚膏等。 提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溃疡者,有太乙膏、陀僧膏。一般常在创面另加药粉。 第40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散 药散又称掺药,是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使用时可直接掺于伤口上或加在敷药上。 第41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散 止血收口类:桃花散、花蕊石散、如圣金刀散.金枪铁扇散等,以及近年来研制出来的不少止血药粉,都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祛腐拔毒类:适用于创面腐肉未去或肉芽过长的患者。常用的有九一丹、七三丹等,主药是升丹,但纯用升丹则嫌药性太峻猛,往往加入熟石膏等药,如熟石膏与升丹之比为9:1者是九一丹,7:33者是七三丹。对升丹过敏的患者,可用不含有升丹的祛腐拔毒药,如黑虎丹等。 第42页,共7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药散 生肌长肉类:适用于脓水稀少,新肉难长的创面。常用的有生肌八宝丹等,也可与祛腐拔毒类散剂掺合在一起应用,具有促进新肉生色促使创口迅速愈合的作用。 温经散寒类:适用于局部寒湿停聚,气血凝滞疼痛,损伤后期患者。常用的有丁桂散;桂麝散等,具有温经活血、散风逐寒的作用。 活血止痛类:适用于损伤后局部瘀血结聚肿痛者。常用的有四生散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