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开题报告.docx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开题报告.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思想简单,在道德认识上表现出表面性、肤浅性和从众性,这个阶段比较容易进行教育引导。中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最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存在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初步的自主意识。这一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思想品质极易出现两极分化。为此,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基础上,重点在中学阶段确定了德育课程研究课题,在全市启动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程。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从2013年3月起,课题组在市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全市所有中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课题组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几个层面,全面调查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中学生道德发展既存在共性问题,又因年龄、学段等特点存在差异。总括起来,新形势下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意识较弱,方向性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相当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感恩意识、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主能力较差,不爱劳动,虚荣心较强,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受网络影响较大,存在上网、玩手机现象,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不强,与老师、父母沟通少,与同学交往容易走极端,自闭、早恋、小团体主义不同程度的存在;吃苦精神较差,承受挫折能力差,自私自利心理较重;集体主义较为淡薄,国家观念不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走极端;青春期心理反应较强,逆反心理较强,表现欲望较强,容易冲动,有早恋现象等。 (二)传统德育模式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课题组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额调查以及队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的梳理,结合近几年工作研究成果发现,传统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部分学校和老师包括一部分学生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当代中学生,不能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二是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空泛化,缺少预见性,没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致。在专门研究了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部分现行教材之后,课题组一致认为,课程标准设置的内容大而全,知识性的内容偏多,而有些教材内容又过于单一,教育和引导功能不强,使德育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中学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中学德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政治课多数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不注重思想道德上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让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师并没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即使渗透德育,也存在生硬结合,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让学生反感。 四是中学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由于学科知识增加,中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时间比小学生少得多,德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目前的德育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说教多,示范引导少,缺少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等环节,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反面典型警示,黑白分明,不利于学生是非观的培养。 五是师资力量不均衡,导致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较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差异。 由于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对学生成长需求的不满足,迫切要求教育者努力增强使命感,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德育实践普遍问题深度思考,对德育改革有所作为,不断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基于以上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学校德育实践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思考,课题组在深入分析、论证基础上,集中科研力量研究制定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以及具体工作措施,作为以市为区域单元整体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德育改革工程。可以说,这是对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效果的一次改革尝试,确保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个世界性教育难题。就国外而言,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瑞典等国家对实效德育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曾出现过重要德育流派,如道德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