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是汉奸吗?.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孟頫是汉奸吗? 凡是喜欢书法的人无不了解赵孟頫的书法艺术。那出神入化、娟秀妩媚的行草真隶,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陶醉。其实,他不仅仅书法好,其诗词画乐律等均堪称一流。赵氏在文章、经济、政治领域也卓有建树。据《元史》载:“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可见,赵孟頫是一位全天候的才子。另外,让人称羡的还有他娶了一位诗赋俱佳、姿容妙曼的可人夫人—管道升,与他朝夕相伴、天伦承欢。 按理说,他对自己的人生应当感到满意了,然而,人人都有一本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心经啊!赵孟頫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一罈苦酒,他自己默默品尝了一生,直到69岁去世。 赵孟頫出身宋朝宗室,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南宋末年,他为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回到他的家乡吴兴(今浙江湖州)苦读诗书,伴着自己的老母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与此同时,元蒙灭宋,历史正上演着没有被现代课本详述的残酷屠杀。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忽必烈自己回忆蒙古大军在中国北方直接杀戮有1800万人,间接致死1000万人,以致河南、河北、江苏北部、山东西部、基本是千里无人区。 蒙元入主中原大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中原汉人建立起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遭到了沉重的摧毁。为了更好地统治疆域,忽必烈必须广纳人才。 公元1286年,忽必烈遣集贤赴江南访求前朝人才。赵孟頫、张伯淳等24人一起被选中。在这24人中赵孟頫排在第一名。他终于获得了出山的机会,当他行至杭州时,与其好友戴表元相会。戴作《招子昂歌》,劝他不要出仕元廷,但赵孟頫没有听从。他认为:难道一个在闲居苦闷与忧愁中挣扎了多年、心怀鸿鹄之志,欲有作为的青年,应该抱残守缺,为那个悲剧的朝代和家世殉葬吗?这一年他才33岁,尚未娶亲。或者,这才是赵孟頫晚年忏悔的根源。 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并给予他种种礼遇,还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后来,官至一品。 朝代更替,先代宗族、勋臣能否到新政权里当官?如果去当官是否是“失节?现在看来似乎不成问题。比如,国共战事结束后,一大批国民党元老不是也入仕新中国了吗?不是也被誉为弃暗投明的正义之举吗?但在古代礼教森严、名节第一的社会环境中,赵孟頫的做法是不被时人看好的。 他当时虽然是名噪一时的大师级艺术家,但在士大夫眼里,他却是汉奸文人的典型代表。因为,他作为赵宋的皇族后裔,眼见汉人的鲜血浸满自己的土地,他却臣服于蒙古屠夫的铁蹄之下,对元朝的统治集团屈服。所以,他成了当时屈膝侍敌、变节儒林的代表和元朝进行民族压迫和残暴统治的粉饰匠。 有人说他一方面为元朝的残暴统治歌功颂德以换取功名富贵;一方面又对民间抗元武装极尽污蔑,从精神上帮助元朝统治者瓦解民间反抗压迫的斗争。元人虞堪《题赵子昂苕溪图》亦批评道: 吴兴公子玉堂仙,写出苕溪似辋川。 回首青山红树下,那无十亩种瓜田。 显然是在批评赵孟頫未能像东陵候召平那样宁愿种瓜为生也不愿意出仕新朝的气节。正因为如此,赵孟頫在宋元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一直遭到后人的诟病。有不少人甚至对他的书法艺术也不予认可,说他的书法是“书奴”、“俗书”、“软眉无骨”。比如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元代书法家傅山均持以上观点。 其实,谁人真懂赵孟頫的真实内心呢? 赵孟頫投靠忽必烈为官,虽然在北京生活条件优裕,但心情却一直不好。当时,宋后人看不起他,因为他叛宋;元朝人也看不起他,因为他降元。统治集团内部也藐视他,有一次,忽必烈召见他,问他大宋投降过来的两个人叶李和留梦炎两个人谁好?赵孟頫半天无法回答。他知道这是忽必烈有意警告他,要他在元朝做官时要老老实实听话。因为叶李、留梦炎都是大宋投降过来的,等于他们二人一个是汉奸甲一个是汉奸乙,而赵孟頫则是汉奸丙。既然都是汉奸,还谈得上什么好坏?他们的共同之处即都是汉奸而已。 这次谈话后,赵孟頫实在不愿再呆在京城了,他要求外调,企图避开风口浪尖,到一个十分边远的地方栖身。回想自己自从出仕以来所遭的冷遇:侄子同自己绝交了,长辈友人画家钱选也对他的行为不满。有感于自己背弃了家世之重托,1289年他作诗《罪出》以自谴,宣泄自己胸中的隐痛与苦衷,对自己的“降元”深表忏悔,诗曰: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垄缺拜扫。 愁海无一语,目断南云杳。 恸哭悲风来,如何诉苍昊。 想想自己以前是可以自由飞翔的“水上鸥”,而今却变成了一棵任人践踏的“小草”,成了“笼中鸟”。他投靠元朝无论是被迫还是被诱骗,或者是自投罗,今天想来他都感到十分懊悔,后悔自己当初的出山成了自己一生一个难以原谅的过错。 公元1296年,34岁的赵孟頫休病于江南老家,此后一直在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任上致力于书画,直到58岁才又回到大都(北京)任集贤侍

文档评论(0)

潇湘画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