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重点) 体会文章主题,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走近作者 【代表作】 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 1.小说的三要素:( )、( ) ( )。 2.小说的故事情节由:( )( ) ( )( )等构成。 3.人物描写包括( )、( ) ( )、( )、心理描写。 相关介绍 (1)“我”是谁?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故事涉及到哪些人?他们之间原本是什么关系? 整体感知 (3)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用人物的言语、动作、神情等,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跳读课文23—38段,试找出文中对“父亲”、“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评说人物形象。 回答格式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句子)看出菲利普/克拉丽丝是___________(性格特征)的人。 背景材料 本文最早发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莫泊桑深切地同情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同时也痛恨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贪婪和狡诈。在这篇小说中,他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 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主题探讨 主题探讨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世态炎凉 *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