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重点) 3、体会文章主题,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重点) 3、体会文章主题,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2、点拨法 3、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ppt出示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 曹 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学生齐读,学生明确本诗讲述的是哥哥曹丕为在政治上争权夺利,残忍的迫害弟弟曹植的情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在弟弟穷困潦倒时,哥哥一家却与其形同陌路。今天就让我们走入文本,去体会人间的世态炎凉。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 小说文体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 )、( 故事情节 )、( 环境描写 )。 (2)小说的故事情节由:( 开端 )、( 发展 )、( 高潮 )(结局 )等构成。 (3)人物描写包括(语言)、( 动作)( 外貌 )、( 神态 )、心理描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1)“我”是谁?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故事涉及到哪些人?他们之间原本是什么关系? (3)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开端:盼于勒 发展:赞于勒 高潮:见于勒 结局:躲于勒 于勒回我家之前,我家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拮据) 为了盼望于勒早日到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于勒来之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财富)父母是如何称呼于勒的?(坏蛋、流氓、贼、小子、有良心的人、正直的人,好心的于勒)对于勒称呼变换的标准是于勒有没有钱。 三、品读课文,品评人物形象(小组合作) 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用人物的言语、动作、神情等,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跳读课文23—38段,试找出文中对“父亲”、“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评说人物形象。 回答格式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句子),看出菲利普/克拉丽丝是___________(性格特征)的人。 例如:我父亲早已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压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你,船长。’写出了菲利普的爱慕虚荣、冷酷自私。 唯利是图、尖酸刻薄、无情 文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心里描写)善良、有同情心,慷慨 主题探讨 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 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背景资料 本文最早发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莫泊桑深切地同情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同时也痛恨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贪婪和狡诈。在这篇小说中,他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五、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菲利普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从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刻画) 参考: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 …… 六、结束语 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我们也无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说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反思我们的人生,反思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并且在这种反思中把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我的叔叔于勒》学情分析 小说是学生乐学的一类文章,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已有初步的小说赏读知识作铺垫,故教学时以趣激疑,用学生本有的兴趣牵引,创设情境,是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感悟作品主题的捷径。《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个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对外国小说尚存陌生,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又要把握作品创作的共通之处,从共通处切入,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