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PAGE / NUMPAGES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 一、剖析形象型 1、发问格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谈谈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经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 2、解答剖析: 形象(意象): 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 ;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形) 1)懂欢乐象合成境界,境界凸现形象。 2)形象蕴涵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3)剖析诗歌形象要依据诗歌描绘的详细物象和画面辨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归纳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心义。 3、答题步骤: 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2)联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详细剖析形象特点。 (3)揭露形象表现的意义(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 4、答题示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显现自我形象的? 答:(步骤一)本诗显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计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亮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显现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常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剖析境界型 1、发问方式: 1)这首诗创建了一种如何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光景?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情怀? 2、解答剖析: 这是一种最常有的题型。所谓境界,是指寄望诗人感情的物象 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以。 3、答题步骤:  ( 即意象 ) 综合起来建立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地。它包含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 ①描述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光景,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建,语言力争优美。 ②归纳光景创建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比如孤寂冷清、安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悲凉、明亮绚烂、清静深寂等,注意要能正确地表现光景的特点和情调。 ③剖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慨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何而“感慨”。 4、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 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浪以后,临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述了如何的光景?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简要剖析。 答: ( 步骤一 ) 此诗描述了一派漂亮的早春光象:春季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忙碌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 步骤二 ) 这是一幅明亮绚烂的春光图。 ( 步骤三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浪生活平定后欢乐安逸的心境。 三、剖析技巧型 1、发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如何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剖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 。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成效?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怀、描绘人物 / 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2、解答剖析: 这种发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点,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想、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述、描绘、抒怀、谈论 2)表现手法: A、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频频等。 B、抒怀手法:①直接抒怀(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怀:借景(物)抒怀、触景生情、乐景写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 古讽今)。 C、其余方法:①动静联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虚实联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③正侧联合(正面描绘与侧面描绘) ;④点 面联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 ;⑤远近联合;⑥抑扬联合(先抑后扬 / 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欲抑先杨);⑦褒贬联合(似贬实褒 / 寓褒于贬 / 正话 反说、似褒实贬 / 寓贬于褒 / 反话正说);⑧明暗联合;⑨声色联合;⑩细节描绘; ? 比兴; ? 白描; ? 工笔; ? 象征; ? 对照; ? 衬托(正衬、 反衬);? 衬托; ? 衬着; ? 用典; ? 铺陈;○21联想一想象;○22以小见大;○23侧面描绘;○24对写法(即作者不先写自己对对方如何,而是经过写对 方对作者如何来委宛委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此法多用于思乡怀人诗中。如高适的《除夜》中的“故土今晚思千里”句) 。 3、答题步骤: (1) 明手法:正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释原由:联合诗句阐释

文档评论(0)

zdq98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