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赴官寿安泛汴翻译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赴官寿安泛汴翻译赏析 古诗赴官寿安泛汴翻译赏析 PAGE / NUMPAGES 古诗赴官寿安泛汴翻译赏析 古诗赴官寿安泛汴翻译赏析 《赴官寿安泛汴》作者为宋朝诗人张耒。 其古诗全文以下: 西 来秋兴日冷清,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 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到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 幸闻山川颇风骚。 【序言】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是宋朝张 耒所作的七律组诗。诗人二十岁中进士,堪称少年得志,但仕宦却并 不如意,这首诗就以沿途所见萧瑟秋景, 衬托出诗人长年沦落下僚的 忧悒心境。全诗写景如画,抒怀自然,诗意浓烈。 【说明】 ① 寿安:属河南府(洛阳)。汴:指汴河。 ②秋兴:因秋天而感怀。 ③缉:齐集。缊袍:以乱麻衬于此中的袍子。古贫者无力具丝絮,仅 能以麻着于衣内。 ④落馀句:杜甫《冬深》诗: “花叶惟天意, 江溪共石根。朝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化用其意。 ⑤村旗: 指村中酒店之酒招。浊醪:浊酒。 ⑥老:张耒元丰元年任寿安县 尉,年仅二十五,称“老”表示不得志。 ⑦风骚:俊秀、艳丽。 【翻译】 一路西行,由秋季引起的感怀,愈来愈感觉悲凉冷清, 昨夜新霜初下,沾湿了我简陋的组袍。菊花早就开过,连枝头残蕊也 已尽凋,寒水低沉的河岸, 旧时的一线水痕高高。 【赏析】 这 首诗就以沿途所见萧瑟秋景,衬托出诗人长年沦落下僚的忧悒心境。 同时又还流露了虽则“萧萧官树皆黄叶”令人感慨,但毕竟“到处村旗有浊醪”,尚可宽慰羁旅怀抱。篇末贴题,一则对前途表示不满,一则洛中山川令人神往,终归还可有幸。全诗写景如画,抒怀自然, 1 诗意浓烈。 《赴官寿安泛汴》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这是张耒赴洛阳府到任寿安县尉,路过汴河之作。首句“秋兴冷清”给全篇定下了基调,诗人抚念出身,纵目秋景,有一种冷清冷淡之感。秋,原来就是冷生的,而前一夜新霜初降,又陡增了一层寒意。在这霜秋里,菊花已经开罢,连残蕊都已凋落;河床水浅,露出夏季水盛时的高高旧痕。官道两旁,树叶全黄,酒旗分外惹眼,到处可见。诗人赏识着汴河两边的风景,只管有冷清之感,但冷清中那残菊、黄叶、水痕、酒旗,却又带着诗意。这与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情正好合拍,使他获得一种精神安慰。“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川颇风骚” ,年纪老大,去到任初级官吏,诗人感觉有些败兴,但此去是在洛阳邻近,他听闻那边的山川颇富诗意。诗人目望神驰,从眼前的山川风景想开去,则又 有一种神往中的欣慰。 诗首尾两联抒写赴官寿安途中的情怀, 山间两联写泛汴河所见之景。 情和景之间的有机配合和联系, 对这首诗至关重要。该篇中间两联写景的作用,在于把秋兴冷清的情怀,经过客观光景加之外化, 同时在诗人与光景的交融中, 作者又感觉和捕获到一种诗意,由实引向虚,由眼前引向将来,达成了向末联的过渡。 假如说首联是破题,中间两联则是用写景策应了破题, 而且做到了“抱而不脱,相接相避”。最后引出了富于联想的末联。构造很是完好。作者写这首诗时年纪其实不大,但诗中自称“老” ,且境象萧疏,感情 显得收敛寥寂,这反应出他去到任寿安县尉,其实不满意。他所写的行 役初霜的情形, 好像唐朝诗人李颀 《送魏万之京》中描绘的境界:“朝 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光阴易蹉 2 跎。”两首诗有近似之处,但一是对将来充满希望,一则是希冀有好 山川供其消磨光阴,情调却有不一样。 根源网络整理,仅供参照 3

文档评论(0)

zdq98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