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doc

(完整版)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一,绪论 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Geomorphology) 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系/纪 (Quaternary system/period) 物质:地球表面松散的沉积物 时间:地质历史中最新的一个地质时期,最近约2.6百万年。 记两个数字: 全新世:1.17万年 第四纪:2.588百万年 第四季的特点 1.人类出现:由猿演化为人是哺乳动物演化中的重大事件,是最近几百万年的事,因此有人把第四纪称为“人类纪”或“灵生纪” 2.大规模冰川作用:第四纪时期,地球两极均存在大陆冰盖,因此第四纪又称“冰川时期”。 3.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时期由于气候的冷暖波动,发生了频繁的、大幅度海平面升降。 4.活跃的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喜马拉雅山每年向青藏高原推进8cm/a; 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水平运动速度达18cm/a; 印度大陆向喜马拉雅山运动速度约为1-2cm/a。 垂直升降运动 芬兰南部沿海,上升速度0.1-0.4cm/a; 丹麦西部沿海以0.1cm/a速度下降; 天山的升降为1mm/a,最大达4.4mm/a。 青藏高原的强烈上升和华北平原等的大幅度下降。 地貌学 地貌:就是地球表层的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形,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风景是地貌发展的晚期结果 地貌学:地貌学则不同于地形学。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geomorphology)研究内容 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如平原、高原、山脉、山峰、丘陵、河谷、盆地、悬崖等),简称为“地形”或“地貌”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貌或地形(landforms),即各种规模的地表起伏的总和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在如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地震研究 (2)环境地质 (3)工程地质 (5)找矿 (4)水文地质 (6)地质灾害 (7)建筑材料 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地层、生物、古气候、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根据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二,地貌学基本概念 地貌形态 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 风景是地貌发展的晚期结果 地貌形态:指地面上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高低起伏。(地貌的形态分为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 地貌的基本要素 地形面—— 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 地形线—— 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地形点—— 两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河谷:由 河床, 河漫滩, 谷坡及 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在 河流两侧构成。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 地貌形态测量指标 ① 高度 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从图上读取 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 ② 坡度: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一般的划分等级为:陡坡:坡角>50°中等坡:坡角25~50°缓坡:坡角<25° 在堆积地貌上,不同的坡度可反映不同的成因类型。 例如:崩塌堆积物、坡积物、冲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坡度依次递减。 在基岩组成的斜坡上,地貌的坡度反映了不同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高度 + 坡度 能反映地貌形态 高度大、坡度大---地形陡峻 高度小、坡度小---地形平缓 高度大、坡度小 —— ? 高度小、坡度大? ③地面破坏程度 割切深度:指一种地貌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地面切割程度:地面破坏面积的%。水域面积/总面积 切割深度 + 切割程度 = 起伏度 地貌的形态类型 与周围地貌的关系:正形态:高出周围地貌 (阶地、垅、丘) 负形态:比周围地貌低 (谷地、洼地、坑、穴) 描述 + 照相 + 素描 2. 地貌的相对等级 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Ⅰ.巨型地貌 Ⅱ.大型地貌 Ⅲ.中型地貌 Ⅳ.小型地貌 Ⅴ.微型地貌 Ⅰ. 巨型地貌 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 形成发展始于中生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陆)由于板块运动而裂解形成现代大陆和大洋 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875m。遭后期破坏严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均深度-3794m 大陆边缘:是陆壳的延伸部分,具有与大陆相似的结构,包括大陆架、大陆坡 Ⅱ. 大型地貌 在巨型地貌基

文档评论(0)

180****85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