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常见问题分析.docx

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常见问题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常见问题分析 常思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450002?郑州市文化路?95?号,E-mail:chsmsw@ 摘?要??为了规范表达生物学名,对生物学名表达中经常存在的不标出生物学名,科及科以 上分类群学名、属名和种加词及其以下分类等级加词、命名人、表示分类等级的等级术语 及连接意义的符号表达不规范,生物学名拼写错误,使用旧的生物学名等?8?个问题进行了 系统的举例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名;规范表达 每种生物都有两种名称,一种是本国或当地人民通常所用的名称,叫做俗名。另一种 是国际上统一的名称,叫做学名。学名是根据国际命名法规而命名的,必须是用拉丁文或 拉丁化了的其他国家的文字拼写。每种生物只有惟一合法的、科学的、正确的学名。生物 学名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具有国际上统一、命名科学、同一物种只有一个正确名称的优点。 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弥补国内外生物名称或其译名不统一的缺点,科技文献,尤其是 科技论文中应使用生物的学名。了解、掌握和正确使用生物学名是与之有关的科技论文作 者和编辑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来稿中和已出版的科技期刊中生物学名 的表达存在着不少错误或不规范之处。这不但给编辑和审稿人增加了工作量,也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也给读者造成了误解和误导。关于生物学名的编 排规范及其存在问题虽有部分论述[1~5],对作者和编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 有些科技论文作者不了解、不重视生物学名的规范表达,生物学名的不规范表达成为科技 论文和科技期刊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对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科技论文的作者和科技期刊的编辑提供参考。 1?科技论文中不标出生物学名 ”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同,生物物种的名称千差万别;即 ” 使语言相同,因生活习惯和方言因素,对同一物种名称的称谓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同物异 名或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同物异名现象如银杏(Ginkgo?biloba),在中国就有“白果树”、 “灵眼”、“佛柑”、“鸭脚树”、“公孙树”等名称;在国际上,英国称“Maidenhairtree”、 法国称“Noyerdujapon”,?其他国家也各有其名称[1]。又如马铃薯,在河南称“土豆?,陕 西称“山药蛋”,江苏称“洋山芋”,四川称“地瓜”,浙江称“洋芋艿”[2]。同名异物现象 如因药用功效而得名的“透骨草”,文献记载的有透骨草科的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 subsp. asiatica,大戟科的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凤仙花科的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马鞭草科的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等?10?多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 代均被称为透骨草。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一种生物必须使用统一的名称(即学名),以避免 生物名称的混乱。 在科技论文中,第?1?次提到某种生物时应给出其学名。但在写作实践中,经常发现有 些作者不给试验的生物加注学名,使读者要么看不懂试验对象,要么难以准确鉴定试验生 物的类型。如“供试作物为烟草品种?K?326。”作者应用的是红花烟草中的烤烟品种,学名 为?Nicotiana tabacum L. 。因没有加注学名,读者也可能会认为是黄花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因此,正确的表达应为“供试作物为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K 326。”,或“供试作物为烟草品种?K?326(Nicotiana?tabacum?L.‘K?326’)。”,或“供试作物 为烟草品种?K?326(Nicotiana?tabacum?L.?cv.?K?326)。 1 2?科及科以上分类群学名表达不规范 根据有关的生物命名法则,科及其以上分类群学名,全名称大写或首字母大写,且必 须排正体,不可缩写。科技论文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科及其以上分类群学名排斜体,如“原 鸡(Gallus?gallus)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原鸡属(Gallus)。”中目、 科名的规范表达应为“Galliformes”,“Phasianidae”。 3?属名和种加词及其以下分类等级加词表达问题 目前世界上各国使用的生物学名,是由著名的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 (1707?一?1778)首创的双名法。所谓双名法即物种的学名是由属名和种加词(习惯上常不 “恰当地称为种名)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表示性质,确定某生物在生物界所属的范畴,是 “ 学名的主语。种名是描述特征的,表示生物的性状等各种突出情况,是属名的定语[3]。完 整的学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