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医内科学汗证》ppt模板课件.ppt

《大学中医内科学汗证》ppt模板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大学中医内科学汗证 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病证。 排泄异常:时间、形式、颜色、量 白昼汗出,动辄益甚—自汗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盗汗 概述 * 中医内科学 源流: 1、《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作讨论: 汗的生成:“阳加阴谓之汗” 汗为心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出汗祛邪外出,“解表发汗” 预测病情:“六阳气绝则阴阳相离, 离则腠理开,绝汗乃出” * 中医内科学 2、朱丹溪:“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 3、张景岳:“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属” 4、王清任:“血瘀出汗” 5、《临证指南》:“自汗补气以卫外,盗汗补阴以营内。” * 中医内科学 范围 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传染病各期出现以汗出过多者。 * 中医内科学 证候特征 1.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汗出过多,异乎寻常。自汗表现为白昼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阴虚内热的症状。 2.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 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 病后体虚 肺气不足 阴阳偏盛 表虚冒风 营卫失调 劳伤心脾 血证出血 表卫失司 皱理开泄 心血不足 血不养心 心液被扰 汗液排泄异常 * 中医内科学 烦劳过度 亡血失精 邪热耗阴 阴虚火旺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 嗜食辛辣,湿热偏盛 邪热郁蒸 迫津外泄 汗液排泄异常 * 中医内科学 诊断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汗出过多,白昼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为盗汗。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 .辅助检查:ESR, ASO, T3, T4, FT3, FT4,TSH; X-ray,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排除风湿热、甲亢、肺TB、等。 * 中医内科学 类证鉴别 生理性出汗:因天气炎热,穿衣过厚, 渴饮热汤,劳动奔走,服用发散药物引起的出汗。出汗量一般不会太多,且大多为一时性。 汗证:患者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汗出量多,往往伴有烦热心悸,体倦乏力,消瘦等 症状。 * 中医内科学 自汗:不问朝夕,是否活动,浸浸自然汗出, 动作则益甚。 盗汗:熟睡时汗出,醒后则汗收敛而止。 脱汗:病情危重,全自大汗淋漓,汗出如油, 伴呼吸低弱,四肢冰冷,及脉微欲绝, 甚至神识模糊不清。 黄汗: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大多以腋窝 明显),多见内疸患者。 * 中医内科学 头汗:小儿纯阳之体,头为诸阳之会,邪犯 诸阳,循经上越,迫津外泄。 战汗:在急性热病过程中,全身战粟,随后 汗出,发热口渴,躁扰不宁。 半身汗: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或上半身汗 出,多因阴阳失调,气血不周所致。 * 中医内科学 辨证治疗 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 虚:气虚、阳虚 实:肝火、湿热 自汗 盗汗以阴虚、血虚多见 自汗日久可伤阴 盗汗日久可伤阳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 中医内科学 脱汗以阳虚为主 黄汗多属湿热 战汗发于热病正邪交正,或体虚邪留 头汗多见于阳明热症,湿热郁蒸 * 中医内科学 治则: 虚:益气养阴,固表敛汗 实:清利湿热,疏肝和营 * 中医内科学 分型治疗 肺卫不固 症状:自汗+气短乏力,面色少华易感冒。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 中医内科学 营卫不和 症状:自汗+恶风,时寒时热,周身酸痛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加减:半身汗出----甘麦大枣汤 * 中医内科学 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苍白 舌脉: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 中医内科学 阴虚火旺 症状: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 中医内科学 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热口渴,口苦,尿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 中医内科学 脱汗 亡阳之汗:凉而不粘,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亡阴之汗:热而粘,四肢温暖,口渴喜饮,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敛阴 亡阳:参附汤 亡阴:生脉散 * 中医内科学 * *

文档评论(0)

189****3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