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短板的复习方法.docx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短板的复习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短板的复习方法 经过高三前半阶段的历次模考,同学们在某些考点和能力点上暴露出较为明显的短板,需要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进行针对性补足。本文从阅读和表达两大模块中提炼出六处短板,并结合学情,分析短板形成的原因,探讨补足短板的策略,为高三同学的复习提供臂助。 短板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逻辑不清,辨析不明 在新高考的考查体系中,阅读分为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三大类。其中信息类文本阅读属于实用阅读的范畴,其阅读要求和另两类有所不同。对考生而言,信息类文本在理解上一般不存在太大障碍,不会像川端康成的《秋雨》那样让人看不太懂。至于古诗文中常见的阅读障碍,如古今异义、生僻字词、意象、典故等,也不会出现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因此,我们的复习目标是信息类文本阅读中的三项选择题力求全对。 ? 实际上,选择题是区分高考语文成绩高低的分水岭,但很多同学对待选择题往往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一味跟着感觉走,或者只关注到最明显的、最常见的错误类型和错误表述,如“张冠李戴”“以偏概全”以及绝对化表述(“全部都”“一定是”等)等。如果考场上感觉不好,或选项错误不明显,就会答错选择题。 ? 为此,我们需要建立有逻辑条理的思维步骤,有序答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当然,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不一定每一题都需要完整的六个步骤。但当我们遇到有难度的选择题时,这六个步骤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 接下来我们结合2021年八省联考卷信息类文本阅读中正确率最低的第1题,来具体阐述如何运用这些步骤。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这道选择题,不少同学甚至老师都误选了A项。A项对应的阅读区间是选文中的这段文字: 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 认为A项不正确的同学,往往基于以下三点原因:①文中的“引向深入”被替换成了“抓住要害”;②文中的“就需”被替换成了“必须”;③文中的“要将……,就需……”被替换成了“必须……,才能……”,并且语序发生了颠倒。 我们知道,原文中的表述一般在选项中都会发生变化,两者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落实思维步骤中的第3、4两条,即“做比对”“理关系”。哪些差异是字面的、同义的、无错的,哪些是歪曲的?哪些语序的调整是有序的、合理的、成立的,哪些是错乱的?并非有变化就是错误,这正能考查出同学们的语言辨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熟悉和领会命题人出题的语言风格、用词特征、设错类型、辨错尺度,尤其是命题意图。 当我们认为两个选项都有一定问题时,就需要借助“判意图”来做决断。 这道题真正错误的是D项。但是有同学错误地选择了阅读区间: 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而实际上,D选项表述的重点应该定位到“都属于……”后面的关键概念“形式逻辑”上。我们要根据文章判断:这两种能力真的属于“形式逻辑”吗?即“形式逻辑”这一概念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它在选文中对应的阅读区间应该是这一段文字: 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 根据以上文字,我们可以总结出D项所说的能力应该是“非形式逻辑”,故D项表述错误。 这里我们再把D项和A项对照,可以发现,虽然它们的表述都和原文有差异,但D项是在关键概念的属性上有变化,这和A项用“抓住要害”替换“引向深入”、用“必须”替换“就需”比较起来,当然更符合命题人的设错意图。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信息类文本阅读的短板——“逻辑不清,辨析不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