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ocx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悉尼协议》的基本理念,以及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紧紧抓住《悉尼协议》的核心要素,以学生为本、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开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本土化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支撑条件、专业课程体系、评估流程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一套《悉尼协议》范式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方案。通过专业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标志性成果,但也反思了《悉尼协议》范式的成效和当前专业建设的短板。 0 引言 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IEA)针对3个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分别制定了3个国际教育协议,分别是《华盛顿协议》(本科层次)、《悉尼协议》(类似高职高专层次)、《都柏林协议》(类似中专技校层次)。联盟希望通过3种国际协议,保证3种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各层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互认,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化的互动性。《悉尼协议》的理念、认证要求与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层次类似,符合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规格要求。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高职“双高”建设的有力政策下,按照《悉尼协议》范式进行专业建设与专业群的建设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也对“双高”建设成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1《悉尼协议》在国内的开展实践和研究情况 国内较早成立《悉尼协议》研究实体的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该学院联合11家兄弟院校共同成立“《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在联盟内部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为《悉尼协议》在国内的推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其次,国内很多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最早为2015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顾京教授撰写的《论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策略》,详细分析了《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华盛顿协议》三者的来历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认证参考价值研究。前人详细分析了《悉尼协议》国际认证方式、途径、特点以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提出了《悉尼协议》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5点启示,主要在专业群建设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践基地、教学资源等方面;也提出参考《悉尼协议》进行专业建设,重点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建设体系、专业保障机制以及标志性成果方面,突出专业的目标达成度 2《悉尼协议》范式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人才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主要面向智能工厂,聚焦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工业生产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传输、显示和系统集成等岗位,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工业物联网技术系统的设计、集成和运维服务能力,可以胜任智能工厂工业物联网技术岗位,为企业输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2 专业建设条件和资源 2.2.1 面向感知互联系统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苏州是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正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因此亟须大量兼具智能车间信息化技术和创新精神的工匠人才,改造转型传统制造,建设与应用智能车间,这就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融入感知互联系统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匹配,能更好地服务苏州制造业。本专业将培养一批具备软硬件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能,能在工业智能嵌入式产品辅助研发、产品测试、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2.2 混编优质教学团队,教学科研实力雄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双师教学科研团队。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43.75%,人才高度集聚,群体效应突显:2019年获批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先后有7人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团队。 2.2.3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国内一流 “开放共享、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以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工业物联网岗位群为目标,按照“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的原则,以引企驻校、引校驻企、校企一体等方式,与紧密合作型企业合作共建,打造样板智能工厂信息化管控综合平台。构建“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技术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深度合作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典型案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