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学经典渗入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论证(教学论文).doc

《将国学经典渗入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论证(教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研究意义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结晶。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实施使人们又重新开始了对国学经典教育的关注。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不仅是“又红又专”的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人格修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的影响,在今天的中职生当中,普遍存在自私、粗俗、浮躁、厌世的现象,部分中职学生修养缺失,诚信缺失,感恩缺失,理想缺失,追求缺失,学校说教式的教育往往显得苍白和无奈。 我校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文明习惯较差。有不少属于问题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也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这些学生行为习惯差,语言文明方面也做得很不够。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程度和成功与否。加强学生职业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 本课题试图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探索一些校本的教育方式,以促进中职生职业养成教育。 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 (一)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生”的人文关怀等等。通过这些经典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二)国学经典诵读发展学生记忆力。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理解力个记忆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我们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根据准成人的记忆特点来安排的。反复诵读,是他们的自然喜好。指导学生背诵过大量经典诗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背诵一旦突破一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这是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得到的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三)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中职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他们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中职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文学素养。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读《幼学琼林》就是在读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笠翁对韵》为声律启蒙读物,它既能给学生一种写作格式的对韵,又传送了历史、地理以及古典文学知识;《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又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良性循环。 (四)国学经典诵读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 诵读经典,就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就仿佛徜徉于知识的黄金海岸。经过经典文化的滋养,教师正心、修身、养德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找到了动力源,师生共同诵读经典,文化立校、道德立人的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诵读经典逐渐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经过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教师对经典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论语》《礼记》,增长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熟读蒙学读物、诸子散文和经典诗歌,丰富人生体验和审美体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科与国学经典诵读的整合

文档评论(0)

juecheng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