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讲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教学讲义 一、写作背景 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八二年)七月,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所写的一篇著名 的文赋。赋中所写的赤壁,是黄州附近的赤鼻几,并非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遗址。作者有意 把黄州的赤鼻几,当作孙权、刘备打败曹操的战场,目的在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身处逆境 的抑郁情怀。 二、作者介绍 (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公元一○三七─~一一○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亲苏洵少不喜学,后来虽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于是决心不走科举之路,而认真研究古 今治乱,并精心培养苏轼兄弟。母亲程氏出身于眉山巨富之家,亲自教苏轼兄弟读书。苏轼 从小就熟读经史,文思泉涌,心怀壮志,纵论古今,并在二十二岁时一举进士及第,一生历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1)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乌台诗案:苏轼被谏官李定等人指控以诗歌毁谤君相,讥讽国政,在湖州(今浙江省湖 州市)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宋代称为谏院。东汉御史台常有野乌 数千栖宿柏树上,晨去暮来,后来因而称御史台为乌台或乌府。御史们群起弹劾苏轼,结果 苏轼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虽然多方营救,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即今湖北 黄冈)。 (2)又贬惠州 在新旧两党的夹击中,苏轼不安于朝,不断请求外任,先后出知杭州、 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今江苏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州),奔波于朝廷和各地之间。 元祐八年(公元一○九三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贬逐元祐党人, 绍圣元年(公元一○九四年)苏轼以讥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 未至贬所又贬居惠州(今广东惠州)。 (3)远谪儋州 绍圣四年(公元一○九七年)朝廷普遍加重对元祐党人的惩处,苏轼又遭不幸,远谪儋 州(海南儋州)直至徽宗继位,才遇赦北还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一○一年)卒于常州(今 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二)三苏父子 人物 字、号、谥号 经历、风格 著作及名篇 1.年27始发愤为学,因欧阳脩、韩琦之推 著作: 荐提拔,除祕书省校书郎 苏 嘉祐集 字明允 2.着〈辨奸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洵 名篇: 3.文字得力于《国策》、《史记》,长于议论, 六国论 古劲简直,有先秦之风 1.仁宗嘉祐二年,登进士第。主考欧阳脩擢 置第二,尝云:「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著作: 2.神宗时,上书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自 东坡全集 请外任 名篇: 字( 子瞻 ) 3.贬谪黄州,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苏 赤壁赋 号东坡居士 4.哲宗时,贬海南儋州,徽宗时赦回,卒于 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理工人的林中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