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学习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8 PAGE 7 李斯《谏逐客书》学习讲义 一、课本重点整理 (一)奏议类文章 性质 古代臣下向君王有所陈述、论政的公文。 为应用文的一种,属上行文,有一定的程序和套语、辞令。 源流 1.战国通称「( 上书 )」。 2.秦订立制度,把「书」叫「奏」。 3.汉订上书礼仪为( 章 )、( 奏 )、( 表 )、( 议 )四品。 4.汉以后,名目增多,以应付政事繁杂之需要。 种类 章 主要用来向帝王表达感激之情。 奏 「进」的意思。早期用于向帝王告状,后来成为奏章的总名,故有奏议、奏状、奏章、奏疏、奏本等名称。 表 即「标明其事」的意思。早期主要用以陈请,唐宋以后功能多样化,也可用于论事、请劝、庆贺、荐举、辞免、贡物等。 例:诸葛亮〈 出师表 〉、李密〈 陈情表 〉、韩愈〈论佛骨表〉。 议 「宜」的意思。辨明事体是否合宜,常用于议事论政。 例:柳宗元〈驳复仇议〉。 对 臣下回答帝王的提问。口头叫对,形诸文字也叫对。 例:诸葛亮〈( 隆中对 )〉。 对策 最正式的「对」。是臣下对答诏书的询问而陈述政见的文书。 例:董仲舒〈贤良对策〉。 上书 只是一种泛称,并非制度上的名称。 例:李斯〈上秦始皇书〉(〈谏逐客书〉)、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枚乘〈上书谏吴王〉。 疏 疏通;分条陈述。始于汉代。 例:贾谊〈陈政事疏〉、〈论积贮疏〉、鼂错〈论贵粟疏〉、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 札子 亦作「札子」。札,写字用的小木片。「札子」之称起于宋代,实为奏章的异名。 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封事 密封的奏章。 例:刘向〈条灾异封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弹事 专用于弹劾。亦称「奏弹」。 ※奏议类文章举隅: 篇名 时代 作者 对象 主旨 谏逐客书 秦 李斯 秦始皇 论逐客之过失,使秦王取消逐客令。 出师表 蜀汉 诸葛亮 后主 刘禅 以「( 亲贤臣 ),远小人」勖勉后主,并以「讨汉贼,复旧都」自誓。 陈情表 晋 李密 晋武帝 以祖母年高乏人奉养,恳辞太子洗马之职。 谏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征 唐太宗 以十思进疏,说明人君当居安( 思危 ),积其( 德义 )。 (二)作者 ※老鼠哲学:人的得意、不得意,和老鼠差不多,就看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上。 ※东门黄犬:李斯在临刑腰斩时,懊悔的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想与你牵着黄犬、带着苍鹰,到东门外逐兔,哪还有可能啊?」(吾欲与汝复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后用以比喻做官遭祸,抽身悔迟。 ※吟咏李斯的诗文: 1.蜀魄湘魂万古悲,未悲秦相死秦时。 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去自迟。(韦庄题李斯传) 语译:诸葛亮和屈原的魂魄万古皆为他们感到悲痛,却无人在秦国丞相李斯死时感到悲痛。在临行刑前不要记恨仓库里的老鼠,想重回上蔡东门却已经晚了。 2.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曹邺读李斯传) 语译:一辆车装有三个车轮,原本是为了求得行驶快速。若不知道驾车的困难之处,一出发就会翻覆。在暗中欺瞒他人尚且不应该,在明里欺瞒他人就应该自杀。很难用一个人的手,来遮掩全天下人的双眼。你难道没看见李斯的坟吗,而云阳的绿草仍兀自生长着。 3.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胡曾题李斯墓) 语译:上蔡东门的兔子长得肥硕美好,李斯是为了什么事而忘记南归回乡呢?李斯不懂得早作功成身退的打算,直到在咸阳城被处死,血染衣裳时才省悟。 4.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张继读峄山碑) 语译:秦国统一六国后四海一家,才华洋溢的丞相李斯四处铭刻碑石。谁知这些歌功颂德的碑石铭文,却成为了后世的借鉴。 5.二事三公何足论,忆牵黄犬出东门。 天人忌满由来事,枉持沙丘有旧恩。(刘敞题李斯墓) 语译:侍奉两位君主、担任丞相又有什么值得被谈论的,回忆当年牵着黄狗步出东门的情景。秦二世即位后便忌恨李斯,枉费了李斯在沙丘与人合谋拥立他为帝时的恩情。 二、〈谏逐客书〉中的对比例证 第二段 (第一层) 正说(用客之利) 昔缪公求士……客何负于秦哉? 反说(逐客之害)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第三段 (第二层) 正说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反说 今取人则不然……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第四段 (第三层) 正说 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反说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第五段(第四层) 正说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而愿忠者众。 反说 今逐客以资敌国……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三、〈谏逐客书〉与〈烛之武退秦师〉的比较 篇名 烛之武退秦师 谏逐客书 谈判 背景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文档评论(0)

理工人的林中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工作者

认证主体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