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第七辑.pdf-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2013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96
  • 0
  • 2021-07-09 发布于四川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3-12-01 出版
  • 举报
  • 版权申诉
合作推广
©本内容由知传链提供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第七辑.pdf-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2013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唯一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因其关注角度独特、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努力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最新成果,所刊文章以研究视野开阔、考订缜密等为学界所关注。本辑为第七辑,共收录中外学者有关中

中国古代交通法规的“贱避贵”原则[1]王子今[2]摘要:中国古代交通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坚持“贱避贵”的原则。在律令体系的保障下,帝王贵族高官通常在路权使用方面据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往往使得社会下层民众的交通权利受到侵害,实际上也使得社会的公权受到侵害。秦汉驰道制度确定了道路专有形式。帝王出行时,又有在一定时间内全面占有道路,强制性禁止平民通行的制度,即“”或“跸”。上层权力集团“行李自大”“道路相高”的风习,也是危害社会的丑恶现象。唐宋以来,“贱避贵”著为令文,标示各地,成为明确的法规内容。还应当注意,在帝制时代,以“贱避贵”为原则的交通法规,通常由武装人员执行,是以暴力方式维护的。例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知传链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22222403MA16M69T22

相关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