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docx

`浅谈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在观点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前提,可是 感性认识只是认识某种事物的详细形象或个别属性,没有反 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获得丰富 的感性认识后,要对所察看的事物进行解析、综合、抽象、 归纳等思维活动,把感知的事物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加工, 使认识实现一个飞腾。为此,在观点进行中,培养学生的概 括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 段。 一、 抽象归纳 抽象归纳的水平与小学生抽象归纳能力的发展是亲密 有关的。 在教学中怎样达成抽象归纳工作呢?我根据小学生的 抽象归纳水平,抓好感性归纳与理性归纳两个阶段的教学工 作。 感性归纳 感性归纳是一种初级的归纳形式。这种归纳经常是由于 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地进行,事物的某些要素因反复感知而 在头脑中渐渐增强,依赖强与弱的方法来达成的。这就要求 教师在感知阶段,要提供充足的真切的感知材料,给学生以 强刺激。 比如:要成立“ 9”的观点,教学时先出示主题图,引 导学生察看图上的 9 个人, 9 朵葵花;再出示 9 把针筒;计 数器上的 9 粒珠子,最后出示刻度尺挂图,使之有充足的感 知材料。在详细的察看过程中,都要在教师的有目的语言指 示下进行,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不管物体的 形状、大小、位置,只需有 9 件东西,都能够用“ 9”表示, 9 不单表示 9 件东西,还能够表示第 9 件东西。这种归纳实际上仍旧停留在感性的范围内, 只是稍加理解一些 ?律性的东 西。 由于这种归纳还不能全面反应事物的本质特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到此而知足,还要逐步向理性归纳过渡。 理性归纳 理性归纳是在对感性知识进行解析综合、抽象归纳等思 维活动中达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感性归纳向 理性归纳深入,从外部的、非本质的特点向内部的本质特点 深入,教会学生在解析综合的基础上, 善于归纳出本质特点, 形成他们的归纳技术。这就要求教师有明确的言语指示,提 供明确的归纳目的,指明归纳方向,系统性提出问题,深入 浅出,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把感性材料逐步抽象,逐步提 高,逐步归纳。这样,学生就能在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观点 的同时,归纳能力都能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比如,要归纳梯形的观点,首先要在学生感知到的很多大小、形状、位置不相同的梯形中进行比较解析,找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即它们都是四边形,并且只有一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引导学生归纳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这几个图形都是几边形? 2)四条边能够分为几组? 3)这两组对边各有什么特点? 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把梯形 的定义归纳出来。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语言表达不规范,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再引导他们做适合的调整或补 充、改良,即做必要的指导, 就有可能使之达到归纳的目的。 二、 解析观点的结语 数学观点是用科学的精华的数学语言归纳而成的。它具有抽象性和严实性。而小学生的认识又是详细的,形象的。虽然所获得的观点是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地归纳出来,但毕竟是在教师辅导下进行的。为了让学生提高归纳水平,培养他 们归纳的自觉性, 在观点教学中, 在学生抽象归纳出结语后,还要进一步对观点的结语进行解析,讲清观点中的每一个词 或每句话的意思,使他们认识到观点的结语是严实的、精华的,来不得半点含糊。这样做不单能使学生真切理解观点,而且能使他们懂得该怎样去归纳观点的结语。 比如:当学生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 1’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后,必须进一步对它进行解析。解析的方法可用提问的方法。如: 1)单位“ 1”表示什么意思? 2)“ 1”为什么加引号? 3)“平均分红”表示什么意思?不说“平均”能够不 能够? 4)“若干份”又是什么意思? 5)“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中的 ‘这样’ 是什么意思? 6)“一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说“或几份”? 7)为什么还要说“几份的数”?不说“数”行吗? 等等。 这样学生对分数意义中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的真切含义就理解得比较深刻,对分数意义的记忆也不容易遗忘,即使忘了,也可组织近似的语言加以表达。通过自己归纳出来的观点,又反过来对它进行解析,采取来回的思维活动,能使所获得的观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习得也就主动,归纳能力也自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小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采用的方法是多样的、灵活的。只需教师专心设计,耐心诱导,则全体学生的归纳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责任编写 龙建刚

文档评论(0)

130****6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