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管理系统使用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年树人集团资源建设流程素材加工及管理培训篇 版本 1.0/ 2005年6月 百年树人集团 PAGE 31 第05章 素材管理系统使用教程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 概述 4 2. 教学任务分析 4 2.1. 教学目标 4 2.2. 教学重点 4 2.3. 教学难点 4 3. 教学过程安排 5 第一节 三层C/S结构结构图 5 第二节 编辑端工作模式 5 第三节 编辑端功能介绍 5 4. 教学过程设计 5 第一节 三层C/S结构结构图 5 第二节 编辑端工作模式 6 第三节 编辑端功能介绍 6 4.1. 编辑端主界面 6 4.2. 系统设置 7 4.2.1. 参数设置 7 4.2.2. 用户登录 8 4.2.3. 个人信息 10 . 基本信息 10 . 用户口令修改 10 4.3. 栏目分类信息管理 11 4.4. 本地资源 14 4.4.1. 资源描述 14 4.5. 素材上传 16 4.6. 资源描述信息的修改 18 4.6.1. 本地资源描述信息的修改 18 4.6.2. 已入库资源描述信息的修改 19 . 单条修改 19 . 已入库资源描述信息的批量修改 20 4.7. 已上传资源的修改 21 4.8. 已上传资源的删除 21 4.9. 资源复制和剪切 22 4.10. 资源锁定 22 4.11. 删除资源的恢复 22 4.12. 资源打包 23 4.13. 资源下载 25 4.14. 资源收藏 26 4.15. 资源搜索 27 4.16. 词汇表维护 28 4.16.1. 添加、删除节点 28 4.16.2. 编辑节点 29 4.16.3. 删除节点 29 4.16.4. 设置栏目 29 4.16.5. 导出词汇表 30 . 导出词汇表(Excel) 30 . 导出词汇表(Xml) 31 4.16.6. 导入词汇表 31 . 导入词汇表(Excel) 31 . 导入词汇表(Xml) 32 4.17. 用户管理 32 4.17.1. 用户注册 33 4.17.2. 修改用户信息 34 4.17.3. 用户查询 35 4.17.4. 删除用户 35 4.18. 角色管理 35 4.18.1. 添加角色 36 4.18.2. 角色修改、删除 37 4.19. 频道权限管理 38 5. 思考题: 39 概述 素材管理软件是资源描述、管理软件。包括了资源的描述、入库、管理及资源包的生成这一资源建设的全过程。该软件界面直观、使用简单,所生成的xml交互文件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委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规定的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严格一致。 本节主要介绍素材管理软件的功能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素材管理系统工作模式; 熟悉素材管理系统各部分功能; 熟练掌握系统中与资源建设相关的功能的使用方法; 掌握系统中的栏目管理、用户管理、栏目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 教学重点 素材描述 素材描述信息的修改 资源打包 栏目管理 用户管理 栏目权限管理 教学难点 批量修改描述信息 资源打包 资源合包 词汇表维护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节 三层C/S结构结构图 第二节 编辑端工作模式 第三节 编辑端功能介绍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三层C/S结构结构图 <图-1> 客户(Client)。通常实现用户界面,它提供了一个可视化接口,用来显示信息和收集数据,它只与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打交道。 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通常实现应用逻辑,是连接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桥梁。它响应用户发来的请求执行某种业务任务,并与数据库服务器打交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层的组件通常可分为两个以上的层次,因此这种结构也被称为多层次结构。 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实现数据的定义、维护、访问、更新以及管理,并响应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请求。它的物理实现可以在某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是多个异种数据库的集合,这种数据库可以驻留在多种平台上。 第二节 编辑端工作模式 <图-2> 第三节 编辑端功能介绍 编辑端

文档评论(0)

xinxinas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