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秦淮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pt

南京老城秦淮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老城秦淮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及区位 历史沿革 东吴时期: 中华门以西 “横塘”,是建邺都城的主要居住区之一。 东晋时期: 门东地区成为豪门宅地集中地区 南唐时期: 中华路为当时的御街,将秦淮河口地带包入城内,另开护城河即今外秦淮河 。 明清时期: 江南贡院作为江南乡试考场,促进了夫子庙地区的繁荣。秦淮河沿岸集中了大批作坊,门西一带是织机房集中地。 近代: 逐渐衰败,房屋破败、市面萧条。 人口状况 1、 规划区共由安品街、建康路、双塘、夫子庙、钓鱼台、饮虹园6个街道居委会构成。 2、总人口为24.9万人,总户数80860户。 3、人口毛密度435人/公顷。远高于老城平均值240人/公顷。 土地使用状况 土地使用特征: 1、现状土地使用以居住和商业为主。 2、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碎,与居民住宅相混杂。 3、规划区内现有省属、市属大单位少。 4、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数量少。 5、待改造的四类住宅用地多。 6、文保单位多。 土地使用状况 居住用地: 1、 居住用地312.10公顷,占总用地54.50%。由二类住宅用地和四类住宅用地构成。 2、二类住宅用地158.42公顷,占住宅用54.92%。 3、四类住宅用地130.02公顷,占住宅用45.08%,主要分布于门东、门西、南捕厅、安品街、颜料坊等地区。 土地使用状况 中小学: 1、 现有中学11所,小学23所。 2、 中小学普遍规模小、用地不足、分布不尽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其它配套设施: 布局相对分散,文体娱乐服务类设施尚不完善,便民性绿地及体育活动场地严重缺乏。 土地使用状况 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74.96ha,占总用地12.03%。 1、行政办公用地6.77公顷, 2、商业商务金融用地29.15公顷, 3、文化娱乐用地3.52公顷, 4、体育用地1.21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8.31公顷, 6、文物古迹用地10.87公顷, 7、公共设施混合用地6.10公顷, 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1.09公顷。 土地使用状况 工业用地 : 1、现有工业用地49.53公顷,占总用地8.65%。 2、工业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约70余家,经营状况欠佳,大多数面临停产转产状况,部分企业厂房闲置或租作它用。 土地使用状况 公共绿地用地 : 现有公共绿地29.0公顷,占总用地5.06%。人均1.16平方米。 土地使用状况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78公顷,占总用地0.85%。 2、供电:三处110KV变电站。 3、邮电、电信:夫子庙邮电支局、城南电信分局。 4、排水:三处雨水泵站、两处污水泵站 5、消防:长乐路消防站。 6、公交:三处公交车站。 土地使用状况 在建待建项目: 1、方案已批用地尚未开始拆迁的项目有11处,用地面积44.00公顷。 2、已拆未建的项目22处,用地面积21.40公顷, 3、在建项目19处,用地面积22.10公顷, 这些项目基本以住宅为主,住宅项目用地为57.04公顷。 建筑状况 1、建筑质量分为三类: 一类质量建筑:建筑质量好。一般为高层建筑及九十年代以后建设的永久性建筑。 二类质量建筑:质量中等。一般为九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多层建筑。 三类质量建筑:质量差。一般为缺乏维修、木结构腐朽、墙体损坏严重的传统老宅,以及简易房屋。 2、各类建筑用地比例为17:42:41。 建筑状况 分为四类: 一类: 9米以下(1-3层) 二类: 9-24米(4-6层) 三类: 24-50米(7-16层) 四类: 50米以上(17层以上) 建筑状况 一类风貌: 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类风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 三类风貌:采用传统建筑形式的建筑。 。 四类风貌:与传统建筑协调的新建筑。 五类风貌:一般性建筑。 建筑状况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通过现状地块指标测算, 以平房老宅为主的未改造地块建筑密度为60%-70%,容积率为0.8-1.1,已改造为多层住宅的地块建筑密度为30%左右,容积率约为1.8。 道路交通状况 道路交通系统 1、 城墙外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快速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