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 第五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章肠梗阻.ppt

临床医学概要 第五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章肠梗阻.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完全性or不完全性肠梗阻 完全性肠梗阻——呕吐频繁,腹胀明显(如低 位肠梗阻),完全停止排气 排便; 不完全性肠梗阻——呕吐与腹胀较轻或无呕吐, 尚有少量排气排便。 肠梗阻病因 根据患者年龄、病史、体征、X线表现鉴别 新生婴儿——多见肠道先天性畸形 两岁以下小儿——多见肠套叠 3岁以上儿童——以蛔虫团堵塞性肠梗阻居多 老年人——肿瘤或粪块堵塞常见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最常见,常见于开腹术后 血运性肠梗阻——动脉栓塞常由左心瓣膜病、心内膜炎 的血栓、赘生物脱落或主动脉粥样硬 化斑落所致;静脉栓塞可因腹腔手术 或创伤造成。 麻痹性肠梗阻——主要原因为弥漫性腹膜炎 治 疗 处理原则:矫正由肠梗阻引起的全身 生理紊乱,解除梗阻。 基础疗法:手术及非手术均需应用 治 疗 ◆基础治疗 胃肠减压 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 ◇改善腹胀,减轻症状; ◇减少细菌及毒素的吸收; ◇改善肠壁血运; ◇观察胃液性状,判断病情;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补液 ◇绞窄性肠梗阻--------输血浆或全血 防止感染 单纯性可不应用抗菌素 镇静、解痉 禁忌应用止痛剂 治 疗 解除梗阻 非手术治疗 指征:适于不完全性肠梗阻 ◇豆油疗法; ◇中药疗法; ◇腹部理疗; ◇颠簸疗法; ◇灌肠疗法; ◇针灸疗法; 治 疗 解除梗阻 手术治疗 指征:绞窄性肠梗阻 肿瘤梗阻 肠道先天畸形 非手术治疗无效 ◇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 粘连松解 异物取出 肠扭转复位 手术方式 A.解除梗阻原因的术式 如粘连松解术 如肠切开取异物,肠扭转复位术 手术治疗 ◇肠切除吻合术 如何判断肠管有无活力?? 可疑情况下如何处理?? 一、粘连性肠梗阻 较为常见,发生率20-40% 原因:手术(最多),炎症,损伤,出血 肠粘连引起肠梗阻的条件: ◇肠腔缩窄 ◇粘连牵扯成角 ◇粘连带压迫 ◇肠袢套入粘连环 ◇肠袢在粘连处扭转 临床表现及诊断 最重要是鉴别绞窄性与单纯性肠梗阻 除一般机械性肠梗阻表现外,常有以下特点: ◇多有腹腔手术、腹部外伤或腹腔感染史; ◇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 者,多 为广泛粘连梗阻; ◇平时无症状,突然出现急性梗阻症状,腹痛较重, 并有腹部局部压痛,甚至腹肌紧张者,应考虑粘连 带等引起的绞窄性肠梗阻。 注意:手术后肠麻痹恢复期的肠蠕动功能失调多发生在术后3~4日,肛门排气排便后症状自行消失。 预防: ◇及时,正确治疗腹腔炎症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 肠扭转 性质:闭袢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 扭转方向:顺时针旋转多见 程 度:轻:360°以下 重:2~3周 部 位:小肠 乙状结肠 小肠扭转 多见于青壮年 诱因:饱食后剧烈活动 症状特点:①腹痛发作突然 ②牵涉腰背部 ③喜胸膝位或蜷曲侧卧位 ④呕吐频繁、腹胀不显著 ⑤易休克 乙状结肠扭转 多见于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除腹部绞痛外,有明显腹胀,而呕吐一般不明显。 低压灌肠:量常少于500ml X线平片:马蹄状双腔充气肠袢 钡灌:尖端呈“鸟嘴”形 治 疗 死亡率15~40% 原因:就诊过晚 治疗延误 方法:及时手术 方式:①扭转复位术 ②肠切除术 肠 套 叠 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 80%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 多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 三大典型症状:腹痛、血便、腹部肿块 X线:气钡灌肠,阻端呈“杯口”状或“弹簧”状 慢性肠套叠 多见于成年人 原因:肠息肉、肿瘤 治疗 早期:空气钡剂灌肠复位,疗效>90%,压力为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